•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專家:大陸對臺工作信心堅定 耐心務實

2013-03-07 08: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當前,大陸進入“兩會”時間,吸引兩岸媒體的關注。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作為最高國家權力機關,代表著國人的意志。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是各黨派、團體和各族各界人士進行政治協商、民主監督、參政議政的重要機構。今年又適逢換屆之年,新人新風,“兩會”所傳達出的兩岸方面的資訊值得高度重視,認真解讀。資深媒體人鄭庸6日在華廣網刊文解讀總理對臺工作報告部分,他指出,臺工作部分篇幅不長,但重點突出,信心堅定,耐心務實。這將進一步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更加堅定兩岸同胞同心攜手共創兩岸關係發展新前景的信心和決心。

  全文內容如下:  

  在5日溫家寶總理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有關對臺工作部分篇幅不長,但重點突出,內容凝練,兩句話,150多字,清晰有力地對過去五年兩岸關係發展成果進行了充分肯定,對今年對臺工作方針進行了高度概括,集中體現了大陸在處理臺灣問題上更加自信堅定,在對臺政策上更加耐心務實。

  對這份工作報告,結合當前兩岸關係的新進展來觀察解讀,更具有現實意義。

  信心堅定。“兩會”之前,2月25日的“習連會”上,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提到“我們有充分信心繼續堅定不移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有充分信心克服各種困難開闢兩岸關係新前景,有充分信心同臺灣同胞攜手迎接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三個“有充分信心”表明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保持對臺工作大政方針的連續性,再接再厲,持續推進兩岸交流合作,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堅定自信。溫總理的政府工作報告回顧了兩岸關係取得的重大轉折,高度肯定“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局面”,明確提出“要堅持中央對臺工作大政方針,全面貫徹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重要思想,鞏固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成為涉臺部分的主題詞,與中共十八大和“習連會”釋放的政策資訊清晰一致。體現出大陸在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上更加方向明確,從容自信,信心堅定。

  耐心務實。同樣在“兩會”之前,2月27日,中國國際經濟交流中心理事長曾培炎赴臺參訪,在臺北與臺灣工商界交流時發表演講,提出未來兩岸關係發展基本趨勢有三個“不變”: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大勢不變,兩岸經濟合作共贏的格局不變,兩岸制度化協商方向不變。“我們將一如既往,深化互利合作,厚植共同利益,拓展合作空間,分享發展成果。”呼籲加強兩岸政策協調與商情溝通,創新務實合作的內涵與方式,發揮企業家增進和平發展紅利的作用。此次參訪被媒體稱為觀察“大陸對臺政策以及兩岸關係的最新視窗”,曾培炎的談話展現了大陸方面在對臺政策上更加的理性務實,更加具有耐心和誠意。而此次政府工作報告對臺部分言簡意賅,少了宣示性語言,談到的都是務實做法,強調“鞏固和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基礎”,突出的是作為和實幹,這與新一代中央領導集體倡導的務實作風息息相關。正如習近平指出的“我們也清醒地看到,兩岸關係中還存在著歷史遺留問題,前進道路上還會遇到各種新問題,解決這些問題需要時間,需要耐心,需要共同努力。”體現了經過多年的交流發展,大陸對島內情況的了解更加深入,在處理兩岸關係上更加趨於耐心和務實,也更加細膩和成熟。

  同心攜手。溫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呼籲“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呼應了習近平在“習連會”提出的“我們真誠希望臺灣同大陸一道發展,兩岸同胞共同來圓‘中國夢’。攜手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應該成為兩岸關係的主旋律,成為兩岸中華兒女的共同使命。”共圓“中國夢”、“主旋律”和“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等感性呼籲,體現了大陸對臺灣同胞的尊重,表明今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鞏固深化的一個重要面向就是要從當前的利益通,到心靈通,感情通,命運通,成為“命運共同體”。近日,臺灣競爭力論壇委託艾普羅民調公司執行的最新民調結果顯示,臺灣民眾認同自己是中國人的比例達61%,不認同者有35%;認同自己屬於中華民族者高達90%,堅持非中華民族者僅有6%。説明隨著兩岸關係和平發展進程的推進,兩岸同胞間的認知認同,對中華民族的認知認同已有了很大提高。這將進一步為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奠定堅實的感情基礎,更加堅定兩岸同胞同心攜手共創兩岸關係發展新前景的信心和決心。(鄭庸 資深媒體人)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