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媒:兩岸協商政治議題已接近水到渠成

時間:2013-03-05 09:49   來源:台灣網

  2013年對臺工作會議最近在北京舉行。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在會上指出,要鼓勵兩岸學術界從民間角度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為此,香港《大公網》3日刊文表示,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商簽和平協議的意義在於厘清兩岸政治關係,正式終止因內戰歷史所遺留的兩岸敵對狀態問題,有助於明確兩岸一中的法理關係,是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的必要措施,也是促進兩岸更進一步和解、擴大深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更是未來推動建構制度性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不可少的重要環節。按目前的良好勢頭髮展,兩岸協商政治議題,已接近水到渠成。 

  全文摘編如下:

  2013年對臺工作會議最近在北京舉行。雖是每年的例行會議,但這次是中共領導層換屆後首次召開對臺工作會議,因而別具意義。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俞正聲在會上高度評價過去10年尤其最近5年是對臺工作成果最顯著、兩岸關係發展最迅速時期,同時強調今後將全面貫徹十八大對臺工作的指導思想、總體佈局和努力目標。

  頗受臺灣輿論關注的是,俞正聲指出,要鼓勵兩岸學術界從民間角度就解決兩岸政治問題開展對話。這是中共中央對臺工作會議首次提出這樣的要求和期望,體現了中共新領導班子對臺工作新思維,也獲得了島內的積極回應。國民黨榮譽主席連戰近日率團訪京期間多次強調,兩岸政治對話與談判將是未來無可避免的課題,雙方民間與學界應可對此廣泛交流與研究。

  去年11月中共十八大報告中關於推動兩岸政治協商的論述,在臺灣掀起陣陣漣漪。尤其島內輿論幾乎一面倒呼籲臺當局應認真面對兩岸政治談判,不能再“以不變應萬變”。《聯合報》指出,馬當局應找出兩岸未來長遠發展的和平穩定架構,刻不容緩;《工商時報》分析,兩岸關係未來可能不再以經貿為“唯一主場”,兩岸文化、政治、軍事等層面的交流合作,也要並行發展;《旺報》表示,兩岸若要達成和平協議,必然要開啟政治接觸與對話的進程。日前又有臺媒認為,兩岸關係這幾年的發展説明,永遠排除政治對話,將難以突破政治瓶頸,甚至在雙方存有高度猜忌情況下,反挫兩岸關係正向發展。可見,島內坊間對兩岸開啟政治協商的必要性已有共識期待。

  去年12月兩岸重量級學者匯聚“臺北會談”學術研討會。前“陸委會主委”蘇起在會上重申,兩岸政治對話可以加快進行,許多非官方管道的對話有助於雙方互信。臺灣淡江大學教授張五嶽表示,政治議題對話可分多層次、多渠道、多議題進行。全國臺研會執行副會長周志懷也指出,兩岸互動可“邊經濟邊政治”,並逐步形成探討敏感問題的學術氛圍。兩岸知名學者不僅支援兩岸展開政治對話,而且贊成“民間先行”,認為這有利於找出彼此更多的交集,凝聚更多共識,增進雙方互信,為今後妥善解決問題逐步創造條件。

  兩岸建立軍事互信機制、商簽和平協議的意義在於厘清兩岸政治關係,正式終止因內戰歷史所遺留的兩岸敵對狀態問題,有助於明確兩岸一中的法理關係,是反對“臺獨”分裂活動的必要措施,也是促進兩岸更進一步和解、擴大深化交流的必然要求,更是未來推動建構制度性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框架不可少的重要環節。

  俞正聲在對臺工作會議上正式提出可由學界從民間角度探討兩岸政治議題後,連戰登陸期間也對此表示贊同。按目前的良好勢頭髮展,兩岸協商政治議題,已接近水到渠成。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