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臺“新內閣”面臨巨大挑戰

2013-02-27 11: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新內閣”日前正式上路。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26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在複雜的政治環境下,“新內閣”面臨太多的挑戰與壓力,尤其是“核四”、年金改革等諸多重大爭議事件,會消耗執政團隊太多精力,使其無法全力投入到經濟建設上,要徹底改變臺灣經濟發展困境或振興經濟非常困難。而經濟困境不能改變,短期經濟復蘇也改變不了由經濟發展與財富支撐的民生問題,預示著“民怨”與“無感”仍將是臺灣社會的普遍現象。

  全文內容如下: 

  臺“新內閣”日前正式上路,面臨的挑戰與困難眾多,諸如“核四”爭議、民眾年金改革與美國豬肉進口等,但最關鍵的還是能否扭轉臺灣經濟發展困局,改善民生,以減少民怨,讓人民有感,走出執政困境。

  新年伊始,臺灣經濟逐步走出低谷,景氣復蘇跡象明顯,多項經濟指標轉好,去年第4季度經濟增長3.42%,較預計高出不少;投資趨熱,近期股價接近800點,民間投資趨於積極,臺商返臺投資增加出乎預期;外貿出口大幅反彈,一月份出現兩位數高增長。經濟形勢好轉,會減輕“新內閣”在經濟問題上的施政壓力,但這並不表示“新內閣”能夠改變臺灣經濟發展面臨的根本性障礙與結構性難題。如果無法解決諸多重大民生問題,“民怨”很難在短期內消除。

  “新內閣”財經官員不多。原由陳衝領導的“行政院”團隊曾被視為資歷與能力最強的財經團隊,不僅陳衝本人是資歷豐富的財經官員,還有長期在經濟部門工作的施顏祥、伊啟銘等多位財經官員。然而,陳衝“內閣”施政並不順利,諸多改革引發極大爭議。尤其是在民進黨政治壓力及陳衝身體出現意外的情況下,“內閣”被迫改組,由年輕的政治學者出身、任公職只有五年時間的江宜樺組閣。就“新內閣”主要成員觀察,除了副院長毛治國有交通背景及“經濟部長”張家祝出身華航之外,許多是地方任職或學者出身的官員,財經背景並不強,且多人出身交通系統,被稱為“非典型內閣”。這樣的“內閣”人員組成,要改變臺灣經濟困難,確實面臨很大挑戰。

  經濟景氣趨好,“新內閣”對未來經濟出現某種盲目樂觀情緒。“經建會”主委管中閔認為臺灣經濟出現“黃金交叉”的大好時機,提出實現經濟增長4%以上、失業率4%以下的目標,均超過“經建會”與“主計處”的原預測目標。這一目標若能實現固然好,若不能實現,將重蹈馬英九“633”經濟發展承諾未能兌現的覆轍,給在野黨創造嘲諷與攻擊的機會。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