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反覆多變制約經濟建設

2013-02-22 09:10: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當局新任“經建會”主任管中閔上任第一天,立即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內容做出重大調整。華廣網21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評論文章指出,新任“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卻再次有意調整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內容與方案,應驗“內閣”頻繁換人,前任政策難以延續的政壇傳統,成為制約臺灣經濟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

  全文摘編如下:

  建立自由經濟示範區是馬英九在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期間發表的“黃金十年”規劃中提出的重大經濟建設方案之一,當選後由“經建會”主導推動。然而,這一涉及臺灣經濟自由化與某种經濟特區的政策方案,卻始終在討論階段,規劃內容多次調整,出臺時間數度延後。如今“內閣”改組,“行政院長”與“經建會”主委換人,雖然“新內閣”強調延續並優先推動經濟示範區的建設。然而,新任“經建會”主委管中閔卻再次有意調整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內容與方案,應驗“內閣”頻繁換人,前任政策難以延續的政壇傳統,成為制約臺灣經濟發展與建設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原規劃,由“經建會”主導的自由經濟示範區方案,在春節過後報“行政院”核定,4月提出特別法立法草案,送“立法院”審議,以儘快推動。“新內閣”及新任“經建會”主任管中閔就任前表示延續前任這一政策方向,強調優先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內容一定會重新檢討,而且有意將金融業納入。但正式就任第一天,管中閔就對自由經濟示範區的規劃內容做出重大調整,不僅放棄有意納入的金融業,而且重新勾劃自由經濟示範區藍圖,原規劃的“亞太産業創新整合中心”、“新世代國際物流中心”、“國際人才培訓中心”、“亞洲重症與觀光醫療中心”、“農産品加值運銷中心”生變,有意將“農産品加值運銷中心”與“新世代國際物流中心”合併,區內産業以高端服務業為主、製造業為輔;而且擴大與升級現有自由貿易港區作為自由經濟示範區的基礎,初步設想北部為臺北自由貿易港與桃園航空城,中部為臺灣港自由貿易區,南部為高雄港自由貿易港區與高雄港南星計劃區。同時,為加快推動進度,預計將新規劃在一個月之內送“行政院”審批,不涉及修法的部分立即進行。

  然而,作為一個新的經濟特區建設,必然涉及法律的修改與配套。國民黨“立法院”黨團也表示積極配合,將建立自由經濟示範區的相關法案列為“優先法案”,並對涉及的諸多法規修改。但自由經濟示範區規劃方案幾經修改與變更,新的方案能否得到“行政院”認可,是否會有新的調整,仍存在變數,顯示了臺灣當局的經濟政策規劃不嚴謹,規劃多變,突顯臺灣經濟改革與創新之困難。

  如今“新內閣”希望儘快推動重新規劃的自由經濟示範區,因涉及諸多法律的修改,需要在野黨的支援與配合,方能落實與推動。但最大在野黨民進黨卻持不同立場。民進黨在春節過後“立法院”新會期中提出的優先法案並沒有自由經濟示範區,而是將政治性與爭議性的“反跨媒體壟斷法”、“廣電三法”與“非核家園推動法”等列為優先法案,顯然不願配合。民進黨“立法院”黨團召集人柯建銘更不看好自由經濟示範區,強調“鬆綁資金、外籍勞工與租稅優惠”,是“配合大陸資金”,不能以自由經濟示範區選址在民進黨執政的高雄市,民進黨就沒有反對立場,這太過簡化。這是民進黨對“新內閣”推動自由經濟示範區的重要警告,而執政當局的示範區規劃多變,舉棋不定,又給了民進黨攻擊執政當局的藉口與機會。預示著民進黨在政治考慮下(實際也是防止大陸資金進入),會抵制自由經濟示範區的法規修改與市場開放,從而為馬當局最重要的經濟建設規劃投下變數,也是“新內閣”面臨的挑戰。自由經濟示範區是臺當局推動臺灣經濟自由化與國際化、為加入TPP創造條件所確立的重大經濟改革工作,一旦推動受阻,不僅重挫馬英九與新行政團隊的形象,也將嚴重影響臺灣經濟改革與發展。(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