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嚴安林:堅持以民為本 推動和平發展

2012-11-08 15:2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嚴安林今日在華廣網刊載題為“堅持以民為本 推動和平發展”一文,解讀十八大政治報告中的涉臺政策。

  全文內容如下: 

  2012年11月8日,中國共産黨第十八次全國代表大會在北京隆重召開,胡錦濤總書記做了《堅定不移沿著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前進,為全面建成小康社會而奮鬥》的政治報告,其中第十部分是“豐富一國兩制的實踐,推進祖國和平統一”。

   一、十八大政治報告對臺政策部分主要內容

  主要包括過去五年工作的總結與提出未來五年的對臺政策。

  (一)肯定了過去五年的對臺工作。胡錦濤指出:五年來,各方面工作都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港澳臺工作進一步加強”。

  (二)對未來五年的對臺工作提出了指導性的政策主張。提出了未來五年大陸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基本政策、主張與思路,包括:

  1、高舉一個“旗幟”,即和平統一的旗幟。

  2、貫徹一個“思想”,即全面貫徹和平發展的思想。強調要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首先需要確保兩岸關係的和平發展,和平發展是堅持與實現和平統一目標的必由之路,是基本的實踐路徑。要堅持和平統一、一國兩制的基本方針,堅持發展兩岸關係、推進祖國統一進程的八項主張,全面貫徹和平發展的重要思想。

  3、強調一個“原則”,即要始終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兩岸雙方應恪守反對“臺獨”、堅持“九二共識”的共同立場,增加維護一個中國框架的共同認知,在此基礎上求同存異。報告指出:對臺灣任何政黨,只要不主張“臺獨”、認同一個中國,就都願意同他們交往、對話、合作。報告強調: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圖謀,中國人民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勢力以任何方式把臺灣從祖國分割出去。報告斷言:“臺獨”分裂行徑損害兩岸同胞共同利益,必然走向徹底失敗。

  4、鞏固四個基礎:即未來對臺工作需要鞏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基礎、經濟基礎、文化基礎與社會基礎,為和平統一創造更充分的條件。

  5、提出七方面的工作。包括:一是深化經濟合作,厚植共同利益;二是擴大文化交流,增強民族認同;三是密切人員往來,融洽同胞感情;四是促進平等協商,加強制度建設;五是希望雙方共同努力,探討國家尚未統一特殊情況下的兩岸政治關係,做出合情合理安排;六是商談建立兩岸軍事安全互信機制,穩定臺海局勢;七是協商達成兩岸和平協議,開創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新前景。

  二、十八大政治報告對臺政策部分的特點

  1、統一目標明確。報告強調和平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根本利益,全體中華兒女攜手努力,就一定能在同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完成祖國統一大業。報告強調: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是新時期中國共産黨所面臨的三大歷史性任務之一。

  2、民本理念鮮明。以民為本執政理念是中國共産黨的基本宗旨之一,體現在對臺政策上是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要為兩岸同胞謀福祉。要努力促進兩岸同胞團結奮鬥,因為兩岸同胞同屬中華民族,是血脈相連的命運共同體,所以,理應相互關愛信賴,共同推進兩岸關係,共同享有發展成果。報告強調:凡是有利於增進兩岸同胞共同福祉的事情,都會盡最大努力做好;要切實保護臺灣同胞權益,團結臺灣同胞維護好、建設好中華民族共同家園。

  3、工作重點突出。包括:一是對臺工作的主題突出,以持續推進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為主題。因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實踐已經並將繼續證明,和平發展的方向是正確的,和平發展的道路是寬廣的,和平發展的政策理念符合兩岸同胞的根本利益,符合中華民族的長遠利益。二是對臺工作的主線突出,以廣泛團結臺灣同胞為主線。三是對臺工作的要點突出,鞏固與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政治、經濟、文化與社會基礎。

  4、政策方向前瞻。特別是關於未來五年的七方面的工作部署,既有兩岸已經在協商推動的經濟合作、社會人員交往與文教交流及制度化協商等,而且前瞻性地提出了雙方共同努力、開啟兩岸政治定位、軍事安全互信機制及和平協議等政治性議題的對話等。(嚴安林:上海國際問題研究院臺港澳研究所所長)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