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潘錫堂:只有刀劍不見“政策牛肉”的政見會

2012-05-04 09: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海峽導報》5月3日刊載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潘錫堂的評論文章指出,民進黨日前首場黨主席選舉政見會,堪稱是民進黨歷次高層政見會中最乏味的一次演出,然而空泛淺薄的論述,卻掩蓋不住背後的劍拔弩張。

  全文摘編如下:

  民進黨日前首場黨主席選舉政見會,堪稱是民進黨歷次高層政見會中最乏味的一次演出,實在出人意料。因為民眾真正關心的重點,應是新任黨主席要把民進黨帶往何處?民進黨將走出什麼路線?但首場黨主席選舉政見會卻令民眾大失所望。

  空泛淺薄的論述,掩蓋不住背後的劍拔弩張。在政見會中,許信良形同蔡英文的助選員,蘇煥智則反對黨主席參選2016,兩人皆針對蘇貞昌而來,這才是這場黨主席選舉外弛內張的真相。

  許信良“一箭雙雕”,他將民進黨2016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的人選抉擇,與民進黨兩岸政策的轉型綁在一起;又把臺灣地區領導人人選綁住蔡英文,再將兩岸政策綁住謝長廷。於是,外界所稱的“許蔡”,即使不是操作面的連手,亦已成精神面的結盟。許信良無疑提早掀開了民進黨內2016台灣地區領導人內戰的戰火,且是延續2012“蔡謝”二人對抗蘇貞昌的架構,將之再度定型化。

  不管誰當選黨主席,都面臨同樣的三項問題:其一,如何加速黨務革新,促進黨內團結整合;其二,如何紮根基層,推出理想人選,打好2014年“七合一選戰”;其三,提出務實可行的兩岸政策,爭取臺灣民眾、大陸甚至全球社會認同。前兩項是民進黨的家務事,其影響僅止於民進黨內部,第三項攸關民進黨的兩岸路線及其對臺灣前途的選擇,更將影響各界對民進黨的觀感。

  民進黨首場主席候選人政見發表會,連自己人都搖頭。前“立委”郭正亮形容簡直是“虛問虛答”,面對民眾最關心的民生政策及經濟景氣,民進黨政見發表會中,經濟政策只是點綴。身為財經專家的吳榮義,未提出任何發展經濟的具體方案,許信良竟然將油電補助等同於財政上的量化寬鬆,蘇貞昌則提出“經濟要看長期、照顧所有人”這一番空話!

  眾所週知,民進黨2012挑戰臺灣地區領導人之所以功虧一簣,兩岸罩門是最大主因。這是前主席蔡英文都不否認的。但在這場政見發表會中,大陸或兩岸問題卻自動消失,彷彿未來的黨主席完全不用面對這個問題。

  民進黨5位黨主席參選人都應心知肚明,兩岸政策是民進黨的罩門,已成為民進黨能否重行“執政”的指標。令人遺憾的是,目前沒有任何參選人提出具體可行的兩岸政策。

  號稱黨內最了解大陸的許信良,卻以蔡英文的代理人自居,只是概括承受蔡英文的所有政見;以他對兩岸政策長期的深入思考,外界原來期待他可以在黨內提出關鍵的少數意見,沒想到連他也回避兩岸問題,反而向深綠基層靠攏,一開始就拋出陳水扁“特赦”問題。當選希望最濃的蘇貞昌,在兩岸政策部分也採取保守策略,只有抽象的、原則性的論述,仍秉持“臺灣前途決議文”精神,堅持“一邊一國”的立場,因此絕對無法使民進黨與大陸建立互信,自然談不上互利互惠。另外3位則因“獨派”色彩濃厚,要他們提出臺灣民眾可以信賴的兩岸政策,更是難上加難。(潘錫堂 臺灣淡江大學大陸研究所教授)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