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陳先才:民進黨應徹底廢除“臺獨”黨綱

2012-03-27 13:1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政策成為民進黨敗選檢討的一個重要因素。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政治所副所長陳先才今日在華廣網刊文指出,“臺獨”黨綱已成為民進黨的政治羈絆,“臺獨黨”的形象嚴重限制了民進黨社會支援基礎的進一步擴大。民進黨應利用當前相對有利的氣氛和時機,積極推動黨內對“臺獨”黨綱存廢問題的討論,從而為民進黨未來徹底廢除“臺獨”黨綱,從根本上解決與大陸的互信困境問題奠定基礎和條件。

  全文摘編如下:

  在2012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民進黨候選人蔡英文最終敗北,民進黨不得不接受繼續在野四年的殘酷政治現實,民進黨內部也因此充滿了檢討聲浪,尤其是兩岸政策更是各界矚目的焦點。

  臺灣“新新聞”週刊的最新民調數據顯示,高達66.8%的受訪者認為民進黨不應排斥與大陸交往,這説明臺灣社會的主流民意是支援民進黨與大陸開展良性互動的。而49.6%的受訪者認同民進黨應該廢除“臺獨”黨綱,才能調整其大陸政策。這也説明,近半數的臺灣民眾認為民進黨應該放棄“臺獨”黨綱。從“新新聞”的最新民調數據來看,臺灣社會和民眾對民進黨大陸政策檢討的關注重點已不再糾纏于敗選的主客觀因素,而是直接切入民進黨“臺獨”黨綱這一核心議題上來。

  長期以來,民進黨大陸政策之所以進展不多,效果不大,其關鍵原因還在於其“臺獨”黨綱的存在,成為影響民進黨與大陸良性互動的最主要障礙。因此,當前民進黨對其“臺獨”黨綱的存廢問題進行討論實屬必要。

  客觀而論,“臺獨”黨綱對民進黨而言,並非與之俱來的東西,它只是民進黨內部不斷“臺獨化”的産物。民進黨1986年成立時並沒有什麼“臺獨”黨綱,一直到了1991年民進黨第五屆第一次黨員大會上,民進黨才在其黨綱中正式列入“建立主權獨立自主的臺灣共和國”,明確將建立“臺灣共和國”作為其政黨的奮鬥目標,到這個時候,民進黨才最終蛻變成不折不扣的“臺獨黨”。

  成立20多年以來,民進黨內部在“臺獨”黨綱存廢問題上並非鐵板一塊,相關的爭論一直都客觀存在。從1993年開始,民進黨出於選舉的現實考慮,其脫“臺獨”化轉型的列車就已經開始啟動。此後,民進黨內部越來越多的領導人從言論和行動上都接受了臺灣“憲政體制”及其相關政治符號。特別是1997年民進黨主席許信良在美國公開表示,“臺獨”黨綱只是民進黨的歷史文獻。這在一定程度上標誌著民進黨的政治精英已意識到,隨著臺灣政治體制改革的深入,面對政黨競爭日益激烈的局面,民進黨的“臺獨”黨綱已成為民進黨的政治羈絆,“臺獨黨”的形象嚴重限制了民進黨社會支援基礎的進一步擴大。1999年通過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民進黨也希望透過對臺灣現實“憲政體制”的接受,試圖在不直接更動“臺獨”黨綱的前提下,以決議文的形式,來調整民進黨的意識形態與政策路線,以此淡化民進黨的“臺獨黨”色彩。

  當然我們必須要看到,過去20多年來,民進黨內部雖然多次出現修改“臺獨”黨綱的聲音,但民進黨一直沒有對其“臺獨”立場進行任何實質性的調整,在政黨“轉型”過程中也不斷出現搖擺與反覆,其原因在於民進黨的政策調整不過是出於撈取選票的策略考慮,有很強的投機性。由於不願意進行實質性的調整,民進黨與大陸之間的良性互動始終無法開展。

  當前,民進黨推動廢除“臺獨”黨綱的客觀條件在一定程度上是具備的。因為民進黨連續在2008年和2012年兩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遭受挫敗,對民進黨內部及其支援者的打擊相當嚴重。特別是在2012年選舉中,臺灣的經濟選民,無論是企業界的大佬還是普通民眾,一邊倒向支援“九二共識”。這種來自臺灣內部的壓力,使選後民進黨內部關於兩岸政策反思的情緒和氣氛相當濃厚。在這種情況下,民進黨政治人物應該善於利用這種有利的情緒和氛圍來積極推動黨內對“臺獨”黨綱的討論,為民進黨轉型創造條件。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