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建民:民進黨轉型的機會有多大?

2012-03-06 08:4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華廣網5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王建民的專論文章探討民進黨的轉型問題。文章指出,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檢討與調整涉及到民進黨的轉型問題,但還不是全部。目前的民進黨則呈現群龍無首之狀態,沒有一個一言九鼎的領導者,黨記憶體在多元的政治力量與勢力,內部權力爭奪十分激烈,也制約與影響民進黨的轉型。目前可以預期,短期內民進黨只有有限的策略性調整,而不會有大幅的戰略性轉型。

  全文摘編如下:

  敗選之後的民進黨展開了一次重要的敗選檢討與兩岸政策調整的討論,也讓許多學者開始關注民進黨是否會實現新的轉型。不可否認,民進黨的兩岸政策檢討與調整涉及到民進黨的轉型問題,但還不是全部。民進黨轉型涉及的面更大,更廣,更深刻,影響更遠。然而,依目前形勢觀察,民進黨轉型的可能性並不大。

  民進黨的轉型與政策調整尤其是與兩岸政策的調整密切相關,但不完全是一回事,民進黨內部也有這種認知。多年來,民進黨的政策在不斷調整,有時是小調整,有時是大調整,但還稱不上民進黨的轉型。民進黨成立20多年來,其實只有一次大轉型,即1999年出臺的“臺灣前途決議文”。民進黨成立後,在新的政治社會環境下一度獲得迅速發展,而且制訂了“臺獨黨綱”。結果受制于激進“臺獨黨綱”的影響,民進黨發展遇到瓶頸,在接下來的多次重要選舉中接連失敗,無法有新的突破。在這種情況下,以施明德、許信良等為首的民進黨中央進行了一次重大改革,于1999年出臺“臺灣前途決議文”,正式承認現行政治體制,被稱為民進黨的一次重大政治轉型。這次轉型為民進黨2000年奪取政權創造了條件。

  2008年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民進黨遭遇重挫,不僅失去政權,而且在“立法院”的席次也大幅減少,民進黨陷入低谷。在此之際,民進黨選擇了形象較佳的蔡英文擔任黨主席,並在幾次小型選舉中獲勝,結果讓民進黨錯過了檢討、改革與轉型的良機。民進黨的這種小勝是由多種原因造成的,卻被認為是蔡英文非典型政治人物領導有方,誤認為不進行改革與轉型,也能在選舉中獲勝,那就不用改革與轉型。結果,蔡英文在這次臺灣地區領導人選舉中敗北。敗選之後,民進黨檢討敗選原因,開始討論民進黨的兩岸政策與轉型問題。

  儘管目前民進黨內部檢討與改革之聲肆起,但要實現民進黨的轉型則十分困難。首先,民進黨的“臺獨”主張已制度化與固化,成為凝聚民進黨支援者的重要精神紐帶,民進黨很難修改“臺獨黨綱”,很難放棄“臺獨”主張。不放棄“臺獨”主張,民進黨就不可能轉型,民進黨的兩岸政策也就不會有實質性改變,不會有戰略性調整,只是“策略性調整”,“臺獨”將成為制約民進黨兩岸政策調整與轉型的關鍵。

  同時,民進黨內的主流聲音認為蔡英文在選舉中獲得609萬票,與馬英九的差距並不大,離勝選“只差一里路”。民進黨擔心改革與轉型,爭取中間選民,可能造成綠營選民的流失,而不敢大膽改革與轉型。況且黨內與綠營內部龐大的“臺獨”基本教義派可以左右黨內權力的分配與改革主張,讓民進黨的轉型更困難。

  另外,民進黨能否轉型,還取決於是否有一個強有力的領導者。民進黨的第一次轉型,是因為民進黨內部有一大批政治精英與政治領袖,並由上而下完成一次重要轉型。目前的民進黨則呈現群龍無首之狀態,沒有一個一言九鼎的領導者,黨記憶體在多元的政治力量與勢力,內部權力爭奪十分激烈,也制約與影響民進黨的轉型。可以預期,短期內民進黨只有有限的策略性調整,而不會有大幅的戰略性轉型。(王建民,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