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翌鵬:沒有“九二共識”,何來“正常往來”?

2011-10-27 08:25: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進黨2012候選人蔡英文23日下午表示她若當選,會保持與大陸的正常往來,但任何兩岸政治協商都要經過“公民投票”。華廣網今日刊載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李翌鵬的文章指出,蔡英文的上述講話依舊帶有模糊性和欺騙性,沒有“九二共識”,就沒有兩岸的“正常往來”。

  文章摘編如下: 

    蔡英文23日下午在競選總部成立造勢大會上表示,如果她當選,“會與大陸持正常往來”,但任何兩岸政治協商都要經過“公民投票”,程式也必須明明白白寫在“公投法”。如果仔細推敲蔡英文的上述講話,就會發現其模糊性和欺騙性不亞於她此前的多次談話。至少有三個問題需要深究:第一、什麼是蔡英文所理解的“正常往來”?第二、兩岸關係是否僅局限于“正常往來”?第三、不承認“九二共識”,何來“正常往來”?

    蔡英文並沒有講清楚何為“正常往來”?蔡英文和民進黨所理解的“正常往來”與臺灣多數民眾的理解並不一樣。按照蔡英文和民進黨的邏輯,陳水扁主政8年期間,即便民進黨否認“九二共識”、進行“臺獨”分裂活動,導致兩岸政治關係持續緊張,一度達到危險的邊緣,但兩岸之間依然是處於“正常往來”的狀態;而馬英九上臺後,與大陸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恢復協商,達成16項協議,民進黨卻指責這些協商和協議都是在“傷害臺灣主權”的情況下達成的,兩岸之間反而是一種“不正常往來”。

    此外,在蔡英文和民進黨看來,兩岸之間的“正常往來”僅限于經濟領域的交流和民間的人員往來,絕對不能觸及政治議題,只要觸碰政治議題,就要進行“公投”。如果按照這個邏輯,蔡英文一旦上臺,她只要能夠消極地維持兩岸在經濟領域和民間層次交流,就是實現了所謂的“正常往來”。對於兩岸是否會在政治上對立、在對外事務上是否會鬥爭、甚至在軍事上是否對峙,都不屬於她所理解的“正常往來”的範疇,她甚至認為這些都不會影響到兩岸的“正常往來”。

    正是在上述理解之下,蔡英文和民進黨才天真地認為,如果他們上臺,他們可以在否認“九二共識”、動輒進行“公投”、謀求“政經分離”的情況下,依然維持所謂的兩岸“正常往來”。

    民進黨的邏輯與臺灣多數民眾的看法相違背。在臺灣多數民眾看來,陳水扁主政時期的兩岸往來是不正常的,過去3年多的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才是真正意義上的“正常往來”。同樣,對大陸來説,過去3年多的努力,就是謀求實現兩岸關係正常化的過程。過去20多年的兩岸關係實踐證明,只有在“九二共識”的基礎上,兩岸才有可能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正常往來”,而不是被民進黨硬坳出來的“正常往來”。

  國臺辦主任王毅最近在會見臺灣海基會董事長江丙坤時明確表示,“九二共識”是開展兩會商談的前提和基礎。認同並維護這一共識,兩會才具備開展商談的必要條件。否則,不僅兩會商談將陷入停頓,兩岸關係也會受到嚴重影響。海協會會長陳雲林更是指出,如果“九二共識”這一基礎遭到背棄,不僅兩會協商難以為繼,兩岸關係也會受到嚴重破壞,取得的成果可能得而復失。

  無論是蔡英文和民進黨依然寄希望於否認“九二共識”依然能夠維持兩岸“正常往來”,還是刻意將兩岸關係的不正常狀態硬坳成“正常往來”,最終都只能是竹籃打水一場空。(“李翌鵬”為“李鵬”的筆名,係廈門大學臺灣研究院教授、院長助理)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