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王正方:比“改革”更牛的還有“選票”

2010-03-22 15:09:00
來源:
字號

  王正方在華夏經緯網刊文表示,臺灣的“考試院”握有全臺灣33萬公務員的考核、升遷、退休等生殺大權。最近“院長”關中提出“新考績修正草案”,大家注意的焦點是:各級單位評鑒員工丙等不得少於3%。公務員第1次丙等,留原俸級並輔導改善,第2次考績丙等降1級改敘,第3次考績丙等就請他走路了。

  

  全文摘要如下:
  
  臺灣“考績法修正草案”遭到各級公務員強力反彈,臺當局“行政院長”吳敦義提出質疑,擔心會衝擊選票,國民黨秘書長金溥聰説:“改革需要觀察時機,要挑好的時機。”關中反駁:“執政若不能堅持改革,怎麼跟人民交代?每年3%公務人員打丙等規定,不算高,明年努力拿甲就好了嘛”。關中向公務員喊話:“政府給你這麼多,絕不是要你們等退休。改革底線不會退讓。對這個改革工作,我們‘總統’非常支援“。
  
  吳敦義要求排除三大疑慮:第一硬性規定各機構有3%丙等,是齊頭式的平等;其次,考績首長握有一把刀,良善長官披荊斬棘、惡質的首長以此排除異己;第三,考績法排除法官,厚此薄彼。許多部會首長也紛紛表示反對,認為這種規定不公平、打擊士氣,無法真實反映各單位的效績。
  
  吳敦義另外的憂慮是怕硬性規定3%丙等考績引起許多公務員不滿,會造成選票流失。但是誰也不敢向“改革”挑戰,吳敦義説:“改革是不能反對的,雖然改革方式大家有不同的意見,方向是正確的。”馬英九指示“考試院”要召開公聽會凝聚共識,但堅持改革。
  
  “改革”是關中手中的尚方寶劍,祭起來所向無敵。關中認為,“考績法”修正是文官制度能否跳脫泥淖、擺脫黑洞,重建信心、贏得民眾信賴的起點。現行考績機制,每年甲等及乙等比例達99%以上,得丙等的比率不到0.2%,“考績法”流於形式,無法達到考績管理目標。現行考績評比以50%工作表現、20%操行、15%學識、15%才能。新修正“考績法”以“工作績效”為核心,將採70%工作績效、30%工作態度來考核公務員績效,並授權各機關視業務特性擬訂考核。現行考績辦法,規定每年甲等比例以上不超過75%,新修正草案優等5%,甲等比例65%,合計70%,屬“漸進式改革”。
  
  龐大的公務機構,冗員充塞,日久生弊,官官相護,大家都得高分過關,年齡到了,坐領退休俸,確實叫人看不下去,改革有其必需。然而關二爺的做法有待商榷。“考試院”的新法規無非是在舊條文上動動手腳,改改百分比而已。優等不超過5%,甲等以65%為上限,丙等不可少過3%之類的,基本上行不通。這些百分比只是個平均數字,每個單位的情況都很特殊,有的可能是個個驍勇善戰,應該評甲等的説不定超過90%,丙等則闕如。另外一個單位則是軍心渙散,大家在混,考績也能湊出65%的甲等來,照樣逍遙,這也叫“漸進式改革”?公務員幹久了,思維創新會壞死,無法跳出老模式,在紙面上改變數字、百分比,等因奉此應付一下,又能改革什麼?
  
  比“改革”更具威力的還有“選票”這只金牌令箭。有公務員寫陳情信,語帶威脅:馬英九是不是嫌國民黨選票太多了?驚動了上級,在這種風雨飄搖的時期,國民黨能保住一票就是一票吧!怎麼辦?新考績辦法暫停?橫豎它也很難通過“立法”。
  
  又有基層公務員寫信提問:敢不敢讓基層投票來決定長官考績?很有啟發性。關中帶著員工到南部“守義公司集團”參觀,要向民間成功企業學習管理。海外許多大企業早有所謂的“360度評鑒”辦法,員工不論大小,都要經過他的上級、下屬、同級、關係單位同仁、客戶等等所有有過接觸、來往的人填寫問卷,評分,最後做綜合性的評定。每個工作面都不遺漏,稱之為“360度”評鑒。當然結果也不見得完全客觀,但是要比長官憑一己之念做的評分要客觀吧!這個工作量比較大,“偷懶”也是必須改革的項目之一。其他還有許多不同的評鑒方法,端看“考試院”有沒有心去了解實施。
  
  改革者的首要任務:先改革自己、更新自己陳腐的思維方式。(王正方 電影導演 資深政論家)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