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淑靜:等待臺灣經濟走上穩步復蘇之路

2009-06-30 14:38:00
來源:
字號

  華夏經緯網日前刊登署名文章,全文如下:

  臺灣“中研院”公佈2009年的經濟成長率預測。因為經濟不景氣,出口和內需都呈現疲軟,下半年經濟將轉呈正成長,第四季經濟成長率回升到3.91%,全年負成長3.46%。消費者物價指數CPI將下滑至-0.19%。“中研院”認為,2009年臺灣經濟將靠“政府支出”支撐,會逐漸走出最艱困的時期。全球需求復蘇疲弱,農工原料與石油價格雖止跌回升,但仍遠不及去年水準,直至第四季,物價都會比去年同期低。境外資金逐漸回流,估計貨幣供給M1B年增率將由去年的負2.94%,大幅翻揚到今年的8.58%。“中研院”預測到第四季,新台幣匯率應在32.65兌1美元水準。

  去年12月,“中研院”預測今年臺灣經濟成長0.56%,這次下修至負成長3.46%,但比“主計處”上月的負成長4.25%預測值來得高。“中研院”也認同經濟成長率逐季回升的趨勢,今年第一季負成10.24%最差,第二季負成長7.05%,第三季衰退幅度只有0.11%,第四季正成長3.91%。

  據“中研院”的説法,這次的復蘇拖得比較久,不是V型復蘇,也不是U型或W型的復蘇,V型是很快地復蘇,U型是後面復蘇比較快,W型則是復蘇後會再衰退、然後再復蘇,這次景氣迴圈都不是上述三種型態,這次是“淺碟式的復蘇”,復蘇緩慢。“中研院”指出,今年各部門表現皆不理想,不過今年經濟會逐漸走出最艱困時期,只是國際經濟復蘇力道不足,未來只能緩步復蘇。

  “中央研究院院士”管中閔表示,臺灣早進入實體經濟危機,目前要告一段落了,即將脫離實體經濟危機。此時當局應針對先前提出的振興經濟政策,隨時調整施政次序與力度。管中閔説,去年底開始出口值大幅衰退、工業生産指數滑落、外銷訂單大幅萎縮。就各种經濟指標觀察,目前不太需要擔心會出現螺旋性下降、不知伊于胡底的恐怖狀況。現在大家比較關心的是經濟成長的逐季變化、2009年表現會不會比較好等問題,一般預測第四季會恢復正成長。

  “中研院”是臺灣最高學術機構,發表的數字和預測比較有權威性,管博士的話也有安定民心的作用。民眾無不盼望臺灣的經濟脫離危機,早日復蘇。幾個大都市的市面商業活動,從五月中旬起明顯的比較熱絡。出租汽車司機感覺到,春節後的生意最蕭條,乘客少了約三成,最近有起色,但比去年同期還是差了至少一成到兩成。餐館的生意也普遍的蓬勃起來。

  但五月失業率竄到5.82%,失業人口超過63萬人,受到失業波及的人數有137萬5千人,創歷史新高。此外還有113萬的“啃老族”,畢業即失業的男女青年,不找工作,也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每天窩在家中靠父母養活。“行政院主計處”強調,要不是當局陸續推動一連串就業措施,五月份的失業率恐怕會竄上6.3%,失業人數衝到67萬6千人。“副院長”邱正雄表示,失業率繼續攀升主要是因為“畢業潮”,應屆畢業生涌入職場,“行政院”因此舉辦過幾次就業博覽會。“行政院”推出的就業措施,發揮了多大效果,很難準確的估計,但顯然沒有遏止暑期住畢業潮。以後的三個月,失業情況還會惡化。 有IT大廠宣佈,來自大陸的第三季訂單減少了。六月份的大陸游客突然減到每日不足千人,和五月份的三千人一天差距很大。

  “淺碟子經濟”是否就是這個意思,經濟結構過於單薄,一有風吹草動就危機四伏。淺碟子式的經濟復蘇,最能適用於淺碟子經濟?當局只做了些救急補漏的措施。

  比較正面、振奮人心的消息是,大陸國臺辦表達將就兩岸金融監理合作備忘錄(MOU)儘快達成共識並簽署,加上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有望在今年下半年談起來,金融股反應強烈,全面狂飆,27檔個股亮燈漲停作收。臺“經濟部長”尹啟銘表示,有關兩岸經濟合作架構協議(ECFA)的個別研究將在6月底完成,預計將再花3個月的時間進行共同研究,預計最快在10月份就有關ECFA議題進行兩岸協商。

  臺灣經濟已相當脆弱,不堪一擊,當局要緊緊掌握每一個機會,淺碟子、深盤子都好,只求穩步走上復蘇之路。(馬淑靜 曾任臺灣美商美林證券公司總裁)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本文不代表台灣網立場)

[責任編輯:高斯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