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楊泰順:馬英九的選擇是正確之舉

2009-06-11 09:47:00
來源:
字號

  馬英九在昨天宣佈參選國民黨主席,依現時的島內政治生態,參選等同就任,無疑宣示了島內黨政分離體系的終結。反馬者的反彈是意料中事,如“黨政大權集于一身”、“違反競選承諾”等指責必將紛至遝來。臺灣文化大學政治研究所教授楊泰順昨天在臺灣《聯合報》上發表文章認為,馬英九的選擇是正確之舉。

  文章指出,顧慮黨政大權集于一身的人,或許應該首先自問,當前的國民黨究竟有何權力?由於馬當選後力求黨政分離,過去一年的國民黨已是歷來最為孱弱的組合。論人力,2000年後人力精簡逾三分之二;論財力,黨産早已出脫殆盡;論影響,過去呼風喚雨的媒體不見了;論關係,這個馬英九又是個不沾鍋。兼任這樣一個黨主席,究竟是如虎添翼,還是拖油瓶,有判斷力的人應該不難回答。

  有人揣測説,馬英九兼任國民黨主席是為了駕馭“立法院”。任誰都知道,島內民意代表的利益導向比任何時候都更強烈,馬英九若不願強勢力壓,又拒絕沾鍋,即便是當了國民黨主席恐怕也未必就能整合“立院”黨團。相反的,自兼黨主席後少了吳伯雄的轉圜,未來的“府、院”衝突恐怕會更直接而尖銳。

  文章揣測,兩岸政策應該是馬英九毅然決定自兼黨主席的主要考慮。馬英九向來強調尊重“憲制”,而兩岸、“外務”、防務在體制與慣例上也公認屬於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督導的領域,由於三者在臺灣發展與安定上扮演極重要角色,由臺灣地區領導人直接運籌不僅適當而且必須。後兩者以退休政務官擔任臺面主管運作順暢,但兩岸事務在過去一年來卻狀況不斷,或是為了釜底抽薪才迫使馬英九寧可自毀前言也要兼任黨主席?

  從連戰以國民黨主席身份赴大陸進行破冰之旅後,兩岸事務成了國民黨在野時期的最佳舞臺。尤其在民進黨的自我隔絕下,中國大陸經濟的崛起提供了國民黨維繫産業關係與向心力的重要議題,從國共論壇規模的年年成長,便不難體會兩岸互動對國民黨的重要性。

  馬英九上臺後,國民黨並沒有因為執政而分散了對大陸的注意;相反的,由於強調黨政分離,國民黨高層除了把重心放在大陸,似乎也很難吸引到媒體關注。但兩岸交流宛如棋局,飛象當然不能過河,面對這個勢不可擋的兩岸平臺,馬英九除了自兼黨主席,難道還有更好的解決之道?

  曾有人臆測,吳伯雄若讓出黨主席,將可能轉任海基會董事長。海基會現任董事長江丙坤先前的倦勤,更讓這個説法平添不少可信度。文章最後説,馬英九若為了掌握兩岸而擔任國民黨主席,豈可能又讓兩岸平臺的操盤者成為第一線的談判代表?以上分析是否接近事實,或許就以吳伯雄的出路來判讀吧。

瀏覽精彩評論 點擊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王賽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