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馬康莊:日均45名大陸游客 臺旅遊業不可再蹉跎

2008-08-06 09:04:00
來源:華夏經緯網
字號

  直航包機和開放大陸游客來臺已經進行了一個月。統計數字顯示,平均每天來臺的大陸客只有173人。最近大陸忙著辦奧運,暫停專業考察團來臺,造成觀光人數驟減,最低紀錄為每日僅來了45位大陸游客。

  這個數字實在很不好看,頭一個月開放應當是最能吸引遊客的期間,長年的隔閡加上對臺灣的好奇心,暑期正是旅遊的好季節,結果一個月才來五千多人,目前規定每天開放大陸游客的名額有一千人,就很有必要急起直追,因為可以開發的空間還很大。

  發生這種現象之後,綠色人士和眾多專家們又有話講了,一廂情願的開放大陸游客來訪,對岸的反應並不熱烈,一個月下來鬧了個剃頭的扁擔一頭熱,這樣子幹就算振興島內經濟?批評當局無能的聲音勢必會更加響亮。

  這件事當局固然責無旁貸,但是當局也不能去全力招商。為了實踐競選諾言,兩岸互相配合搶在七月四日實施包機直航,開放大陸游客來臺,當然有很重要的政治用意,時間如此倉促,做得算相當成功了。開始的一窩蜂現象降溫之後,若是無以為繼,的確使當局的面子挂不住,也影響到民眾對臺灣經濟前景的信心,發出合理的懷疑,兩岸這樣開放,真的會使臺灣的經濟復蘇嗎?開放包機直航應當不會受到太大的衝擊,因為每年臺商往返海峽兩岸固定有數百萬人次,非不得已,不會有人再從香港、澳門轉機。大陸旅遊團的後勢不旺,卻值得檢討。

  是否當局走的太快,臺灣的旅遊業一時跟不上步伐,成套的作業程式尚未籌備妥善,大陸游客的開發才剛進入起步階段。頭兩三個星期的旅遊團多靠大陸各單位派出的專業考察團來撐住,奧運來臨,各單位不暇他顧,暫停派出考察團,於是觀光遊客人數銳減。如果這正是大陸旅遊團不足的主要原因,那麼臺灣休旅業界就得加把勁努力從頭做功課了。因為上個月來臺的各大陸旅遊團經調查一般對臺灣之旅都很滿意,滿意度在90%以上,雖然改進之處還很多,但可以下結論,大陸同胞基本上對來臺灣度假遊玩的興趣頗濃。某臺灣旅遊界宿耆曾預言,大陸有意願來臺旅遊的應該有五千萬人,頭一個月只做到萬分之一的生意,真是來日方長。但這五千萬人在哪?以後總不能完全仰仗大陸官方組織考察團。

  最近在各種中文媒體,鋪天蓋地的見到大導演陳凱歌替首爾做旅遊廣告,韓國首都為了招攬中國遊客,不惜成本請中國知名人士做代言人。足見爭取大陸游客並不簡單,至少得花一番功夫。臺灣也沒有那麼大的魅力,大陸同胞一聽到臺灣兩個字,就爭相報名參加旅遊。事在人為,要去開發。

  但是這也急不得,水到了渠就成。新當局搶先做到鬆綁開放的承諾,旅遊業開始免不了先觀望一段時期,因為八年來有關兩岸政策都在光説不練,商家砸下資金和人力開發了許久,政策還是不變,一切泡湯。“觀望”也成為臺灣各行業共同遵奉的信條了,搶商機勇往直前當出頭鳥,陣亡率很高。新當局不一樣了,一口氣去除了許多禁忌和障礙,眼花繚亂一時跟不上形勢,也是有的。

  香港成為大陸同胞最喜愛的旅遊點之一,是九七回歸數年之後的事。每逢三大長假,往返香港的人次超過數百萬,對香港的經濟起了頗大的振奮作用。香港地理位置近、“血拼”環境好、有新開張的迪斯尼樂園等,是臺灣不具備的優良條件。但臺灣也有不少具有特色的風景名勝和文化景觀,長年來為世界各地的遊客所稱道,吸引萬千旅客前來,總不至於遜到每天只有45位大陸客報到吧!

  光罵當局沒有什麼用處,當局可以做的事不多了。介紹更多的對口單位,促成雙方緊密商談開展業務。此外,嚴密限制大陸旅遊團在臺灣團進團出,沒有自由活動的時間,對開展業務實在沒有幫助。

  兩岸政策一旦鬆綁,如開放水庫閘門,水勢必將擋不住,目前有水流不暢的現象,原因是尚未做好管道疏通的工作。臺灣的旅遊業不可再蹉跎,必須要找到大陸游客在哪。

  (作者為臺灣民意調查基金會秘書長)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