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李華球:臺灣應如何爭取北京奧運商機

2008-03-05 09:39:00
來源:
字號

  距離200888“北京奧運”還有5個多月的時間。這場受到世人矚目關注的體壇盛會,究竟將帶給中國和國際各界多大的商機,確實值得探討。昨日香港中評網發表李華球的文章指出,臺灣將如何在這場盛會當中爭取到商機?在沉重的經濟壓力中找到得以舒緩的空間,這是極為嚴肅而又格外具有意義的要務。

 

  2001713,北京獲得申奧成功,開啟了中國百年來未得舉辦奧運的契機。七年多來,已經帶給北京和中國龐大而實質的商機,同時也提供了各種商機予國際社會。而這場奧運除了使中國獲得難以數計的商機之外,亦拉抬提升了中國的國際形象。

 

  李華球指出,臺灣因為民進黨執政近8年來,不斷跟中國大陸對抗,並採取“封鎖政策”,使得臺灣的在地經濟策略,已經因為刻意“排陸”,而造成畫地自限的困境。這是目前臺灣在北京奧運商機當中,還未能找到出路的病因所在。

 

  文章還指出,臺灣早期是許多國際觀光客流連駐足的觀光勝地,好山好水的寶島,也曾經在觀光方面賺進不少外匯。但是自從2000年民進黨執政之後,為了討好“獨”派勢力以及鞏固深綠板塊,極盡能事的與中國大陸對抗。並藉此挑弄族群和諧的敏感神經,造成撕裂之後的“藍綠對抗”情緒。內鬥不斷的不穩定因素,使得外資與外客不敢也不願進入,這是引流北京奧運商機首先必鬚根除的第一要務,否則都無以克功。

 

  文章還説,臺灣與大陸同文同語言的方便優勢,是臺灣爭取奧運商機的利器。因此如何在最有機會和把握的有利因素下,開發出與北京奧運口號的“綠色”、“科技”、“人文”配套主題,結合臺灣的在地特色文化景象,自然就能吸引國際觀光客的入臺。爭取此波商機,將有助改善臺灣的經濟困境。

 

  文章還指出,目前臺灣許多簽證的措施,也是綁手綁腳阻礙國際旅客入臺的原因,確實必須立即檢討改進。在安全與方便的情況之下,鬆綁過時的關務措施,使國際客在尊嚴與方便的措施下,願意到臺灣來觀光,這是搭上2008奧運商機的快速機,能遲疑不做嗎?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