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水扁第四度“大赦” 工商界視為雞肋

時間:2008-02-27 15:37   來源:台灣網

  臺灣“總統大選”白熱化,悶了八年的兩岸經貿議題,在陳水扁即將卸任前夕卻熱了起來。陳水扁昨日出席任內最後一次六大工商團體新春團拜時再放利多,宣佈近期將推出相關措施,第四度“大赦臺商”。臺灣《中國時報》今日發表評論説,臺面上工商團體一致叫好,私下卻視“大赦”為可有可無的“雞肋”,工商界殷殷期盼的“三通”與解除投資上限等實質“牛肉”,還是看得到吃不到,失望之情溢於言表。

  文章説,其實,臺灣企業被扁當局“鎖”了八年,該去大陸投資的早去了,而且,該繞個圈、轉個彎才不會被“抓包”的佈局,也早搞定。臺當局“大赦臺商”,意義不大,更難被業界認為是“恩惠”、“德政”;因為,就算不“大赦”,業者在大陸也活得好好的,業界視為雞肋,可謂其來有自。

  “總統大選”戰鼓擂,馬謝兩大陣營大打經濟牌,競相拉攏選民,手上握有千億美元資金的外資機構也正密切觀察臺灣的政治情勢。國際知名的信評機構標準普爾評估,在謝長廷比陳水扁相對務實下,即使民進黨繼續執政,兩岸關係仍可望有進一步的突破。

  文章指出,看好兩岸經貿“總統大選”後鬆綁有望的商機,外資熱錢一波波涌入,引爆台幣強勁升值,股匯市同步大漲,外資昨日大買臺股兩百億,創下今年最大紀錄。

  根據彭博資訊統計,二月以來全球主要指數表現,以礦藏豐富的秘魯、巴西,分居上漲第一、第二名,臺灣則因為 “兩岸”題材,加上臺股長期被低估,投資價值浮現,吸引外資青睞匯入臺灣佈局。二月以來臺股反彈幅度逾十%,不僅在亞洲股市漲幅位居第一,放眼全球股市表現也擠進前五名,在在顯示資金已擺脫扁當局的緊箍咒,在“後扁”時代找到自己的出路。

  文章最後説,兩岸經貿互動往來密切,早超出臺當局一廂情願的管控範圍。陳水扁執政八年,六大工商團體、美歐商會等三通等了多年,還是等無門,直到“總統大選”前夕,才又聽到陳水扁聲嘶力竭大喊。“能及早做的事就不要等到選後”,真是感慨萬千,只能大嘆陳水扁真的太不懂工商界的心!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