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孫慶余:抹紅牌、急“獨”牌淡出臺灣選舉歷史

2008-02-13 09:53:00
來源:
字號

  臺灣政論家孫慶余2月12日在《蘋果日報》撰文説,一一二的臺灣“立委”選舉,如同美國的九一一一樣,是歷史的一個轉捩點。九一一之後,美國反恐戰爭已經不分國內、國外或前線、後方。一一二之後,一對一的選戰也使抹紅牌及急“獨”牌被迫淡出臺灣選舉歷史。以後要打這兩張牌的政黨,就要有淪為永遠在野黨的覺悟。 

  文章説,臺灣的民主進程從來不是卡爾.波普式的漸進工程或微調工程,而是托馬斯.庫恩式的典範轉移。由黨外到民進黨的突變是一次典範轉移,因為以國民黨及黨外為區分的舊制度結束了,政黨政治的新典範出現了。由一黨獨大到政黨輪替的突變也是一次典範轉移,因為民進黨毫無準備就成為執政黨,一黨獨大的舊制度也結束了。 

  綠營大敗藍軍借鑒 

  那一一二之後是否意味一黨獨大又回來了?當然不是。人民不同了,輿論不同了,都有執政及在野經驗的臺灣兩大黨也不同了。 一一二之後意味的將是抹紅牌及急“獨”牌的淡出,相對的也是急“統”牌及反“獨”牌的淡出。如果不淡出,民進黨一一二的大敗將是國民黨借鑒。在一個厭惡政治惡鬥的新典範時代,糾纏于仇恨及分化的政黨,一定會被全球化潮流中日益壯大的和平與和解力量拋棄。

  舊國民黨的思維是反共模式、冷戰模式,也就是意識形態對抗,在島內及島外都要製造敵人,“不是朋友,就是敵人”。
 
  選票教訓冷戰意識 

  由於意識形態對抗一定是你死我活,習慣於仇恨及分化後,對同志也會與對敵人一樣殘忍。當外部已無敵人時,就向內部找敵人。當外部還有敵人時,更要從內部揪出敵人同路人。即使沒有敵人,也要製造一個。伏爾泰説:“即使沒有上帝,(基於人類信仰需要),也要創造一個。”意識形態者則説:“即使沒有撒旦,(為了政治鬥爭需要),也要製造一個。”

  這種冷戰模式完全為扁當局承襲。“賣臺”、排藍、“去中”都是表現。為什麼臺灣有了政黨政治及政黨輪替的民主新典範,政黨還要沉于法西斯式抹紅、抹黑、二分法的舊模式?每次選舉都打基本盤對決,沒有一黨走向中間,追求“50%+1%”?答案就在托克維爾的《舊制度與大革命》中。因為習慣沒變,心性沒變,“新典範”出現了,冷戰意識仍繼續作祟。除非是民意的“典範轉移”力道夠大夠猛,用選票給予致命教訓! 

  應徹底告別扁風格
 
  二○○四年國民黨贏不回政權,教訓夠大了。二○○八年民進黨慘敗,教訓也夠大了。前者代表政黨輪替已成定局,輪流執政時代來到。後者代表“冷戰模式”必須結束,人民不再縱容抹紅、抹黑及隨意將選民一分為二的惡劣行徑。

  如果一一二的教訓能讓民進黨向扁式風格徹底告別,藉陳水扁的失敗來總結歷史,那民進黨也許會迎接新的歷史轉捩點,打出一場有願景、有感動的“總統”選戰。相反,如果民進黨仍脫不出扁式風格,既不和解又不共生,那三二二將是一一二的延續,亦即之前陳水扁説的同一場選戰的兩階段而已。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