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石之瑜:防謝重整旗鼓 國民黨須明確反“獨”

2008-01-18 14:45:00
來源:
字號

  臺灣大學政治學系教授石之瑜今天在香港中評社撰文指出,民進黨謝長廷看來處於困難之中,許多本來可以是他樁腳的人都落選,不但士氣低落,還要開始償還選舉債務。而他自己,一時似乎也陷在論述的困境中。不過,他如果看到國民黨的隱憂,他立刻就會找到解答。

  國民黨的隱憂當然就是“入聯公投”問題,到現在國民黨不敢做決定。幾位急先鋒如洪秀柱與胡志強跳到臺面想速戰速決,他們不曉得國民黨中央在怕什麼。

  謝長廷知道,陳水扁更清楚,陳水扁甚至在敗選之夜就已經預告了。他表示“選舉可以輸,但臺灣不能輸”,指的當然就是“入聯公投”。這可不是“立委”選舉的注腳,而是三月“大選”的注腳。

  相對於謝長廷的樁腳潰散了,馬英九的樁腳不但在,甚至士氣大振,動員與募款都會充滿生機。這是公開的趨勢,既然大家都知道,那謝長廷如何重起爐灶呢?如果回到陳水扁的注腳,答案就看到了。

  是的,民進黨“立委”選輸了,在大家心裏,三月“大選”也大概要輸,但是扁謝稱“臺灣不能輸”。這是什麼意思呢?

  想想,“中國支援馬英九”不是民進黨向來的判斷嗎?假如馬英九選贏了,謝長廷會問臺灣還剩下什麼?他已經説過了好幾回類似于這樣的答案──如果有骨氣,就不能還選國民黨回鍋。

  謝長廷會如是説,如果要選國民黨也行,因為現在“入聯公投”給大家一個機會,讓大家可以一方面選國民黨,另一方面向大陸表達所謂“臺灣的立場”,這樣即使選國民黨沒關係,因為國民黨一旦被“入聯公投”拘束,選國民黨就不至於同時把臺灣選輸。謝長廷的簡單邏輯是,如果一票投“中國馬英九”,那另一票就非投“臺灣入聯”不可。

  文章認為,這樣做有兩個效果,首先,假如馬英九贏了,他必須受到拘束,民進黨1/4 “立委”將會在這個問題上糾纏不休,並以此阻撓兩岸談判,抗拒“三通”。

  但立即的效果是,逼問國民黨在這個問題上的立場,國民黨被刺激以後,用一月“公投”沒有通過為理由頑抗,正好遭到民進黨追殺,亦即國民黨的目的果然就是“向中國大陸投降”。能不能重新讓選民思考選誰,就在此一舉。

  這招陳水扁在2004年用過,當時他説,他寧可選輸,但是“公投”必須通過。他的目的就是要把問題引到對“公投”的立場上。2004年是否有效見仁見智,但是國民黨顯然認為有效,這是為什麼如關中(國民黨副主席,本土派重要代表)之類的高手,堅持2008年國民黨一定要在“公投”問題上跟進。

  跟進並沒有解決問題,因為謝長廷的逼問反而更緊迫:國民黨沒有身分的“返聯公投”,要怎麼向大陸表達立場?而民進黨這次“入聯公投”可不比2004年不痛不癢的“公投”,國民黨能接受以臺灣名義取代“中華民國”嗎?

  文章指出,只要國民黨能明確講,“中華民國”當然是反對“臺獨”的,在“中華民國”體制下,“臺獨”不只是非法,而且更是不道德的。主張“臺獨”是以摧毀為目的,是過河拆橋,就像受到國民黨庇蔭而脫離貧戶的陳水扁要反蔣,他又是一樣在當過兩屆“總統”結束時要推翻體制。“臺獨”如此忘恩負義,現在要動員百姓“公投”,其實投完就必定要拋棄百姓于不顧。

  文章最後表示,若不敢反“臺獨”,或不敢揭穿“臺獨”的不道德,國民黨就不能有效防止謝長廷靠“入聯公投”重整旗鼓。只要一部分選民覺得,謝長廷低姿態已經夠可憐的,國民黨竟然為了打擊他,“連臺灣向大陸説不的機會都要壓抑”,難免讓選民不安,從而讓選情出現變化。這就是謝長廷唯一的目的了。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