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蔡逸儒:全民拒領“公投”票 好好教訓扁當局

2008-01-08 16:44:00
來源:
字號

  新加坡《聯合早報》今天刊登臺灣中國文化大學中山所教授蔡逸儒的文章表示,一元復始,萬象更新。新年提筆為文,好歹總該想點好的,説點好的。但以臺灣的現況看來,要人昧著良心,硬把壞的説成好的,還真不是件容易事。 

  全文摘錄如下:

  今年1月及3月,臺灣將舉行兩次重要選舉,其結果將對兩岸關係、臺灣內政發展産生重大影響。藍、綠雙方本來都有“公投”提案,“立委”選舉有綠軍的討國民黨黨産,國民黨則有反貪腐、討國産“公投”;3月的“總統”大選則是入聯與反聯“公投”對打,好不熱鬧,看得外界是眼花繚亂,目不暇給。 

  臺灣政治不可預測 

  話説最近以來,臺灣藍綠兩軍為了究竟是一階段、是兩階段投票,吵得不可開交,逼得陳水扁脫口而出“延選”、“戒嚴”。筆者等人還特別為此出去化緣,想要對此問題進行深入探討,看看兩大陣營之間的爭執到底誰對、誰錯。事情仍在進行之中。 

  當時,大家還在思考為雙方尋求解套的辦法,以破解民進黨想利用賤招搞垮選舉的詭計。除了一階段、兩階段的堅持之外,大家還考慮過改良式的一階段折衷版,折衷版的改良版,因地制宜版,“公投”、選舉分開舉行版等不同建議。 

  總的來説,不要説中國大陸和海外的民眾搞不清所謂的一階段、兩階段投票的異同,連臺灣選民也摸不清其中蹊蹺,外國駐臺官員更是丈二金剛摸不著頭緒。反正西方有的東西給臺灣民進黨這批無恥政客一搞,就全走了樣,完全不是那麼回事。民進黨別的本事不大,但對胡搞惡整的小動作則特別在行。 

  咱們這些秀才還為此舉行了幾次座談會,研究雙方糾纏的究竟是原則問題,還是技術問題;究竟是法律問題,還是政治問題;這是上級委辦事項,還是地方自治事項;問題能否透過“司法”或“立法”解決。事情尚無定論,但旋踵之間,兩大陣營之間突然妥協,藍軍甚至改變策略,主張拒領“公投”票了。真是活見鬼了。 

  臺灣政治的不可預測由此可見一斑。誰要膽敢誇口其有關評論一貫正確,此人鐵定不是瘋子就是傻子。筆者每與外國駐臺官員和媒體戲稱,只要離開臺灣一週,回來就得好好補課,否則絕對出錯,有時文章寫好還未來得及刊出,情況已然發生變化。信然!臺灣這幫政客讓人嘆為觀止,民進黨人尤為其中翹楚。 

  光從理論上來看,所謂的創制、復決是民主政治中的重要一環,可以補代議制度的不足,“公投”不能説是沒有道理。但“公投”有其限制,不能時常或對某些議題進行投票,而更壞的是民進黨今日的設計本身就是一項包藏禍心的舉動,目的在利用民粹主義,綁架不知就理的尋常百姓,為其分離主義主張背書。

  拒領運動已然成型 

  其實綠營的目標就是,一要結著“公投”綁選舉,動員其支援者來贏得選舉;二要透過所謂的一階段投票,來矇混、欺騙那些不知就裏的選民,一不小心誤領“公投”票,結此來衝高投票基數,然後再以此來作為民意傾向“獨立”的證明。陳水扁不小心露了口風,中國大陸及美國對此當然心知肚明。騙不了人的。 

  藍軍的反制性“公投”,一開始不能説是完全沒有道理,但事態的發展使得大家有了不同的思考。由於國民黨不斷堅持,終於迫使“中選會”採納改良式的一階段投票,這已凸顯了民進黨的陰謀,提醒民眾注意,應該能夠適當節制民進黨的賤招。但領票也有衝高投票基數,有可能使“公投”過關,這點必須加以妥善處理。 

  其次,雖然臺灣民眾基本上並不反對“公投”本身,也期望臺灣在國際上能有較大的活動空間,但選民現在都已知道,民進黨的“公投”有其不可告人的分離主義陰謀在內,所以難怪許多民間組織、社會團體都先後表態,呼籲全民拒領“公投”選票。隱然之間,拒領“公投”選票運動已有成型的態勢。國民黨改變策略此其時也。 

  換言之,國民黨先是挫低了民進黨的訴求,現在則是在達成階段性目標後轉進,全面封殺“公投”議題。上個週末,許多團體再辦活動,加入戰火,從程式正義到實質正義分別提出明確訴求,希望形塑一股力量,動員産經學界,引起媒體重視,達成全民拒絕“公投”的共識,好好教訓民進黨當局一次。 

  對付陳水扁這些人絕對不能再有婦人之仁,既然現在進行的是一場沒有炮聲的戰爭,大家就得認清事實,打起精神,以求解民于倒懸。

 

[責任編輯:張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