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學思踐悟十九大】“九二共識”善意不變

2017-11-10 08:21: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強調“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體現一個中國原則的‘九二共識’明確界定了兩岸關係的根本性質,是確保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關鍵”。這是對外界特別是島內一些不切實際幻想的回應,更是在總結兩岸關係發展歷程基礎上做出的重要論斷,再次表明大陸在涉及兩岸關係根本性質這個大是大非的問題上永遠不會動搖,也不會妥協,體現一個中國內涵的“九二共識”不應也不會過時。“九二共識”既是底線也是善意,大陸一方面是在進一步申明自己的政治底線,另一方面亦是在向臺灣當局釋放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的善意。

  一、政治基礎永不移

  “九二共識”即1992年底,海峽兩岸關係協會與臺灣海峽交流基金會,就解決兩岸事務性商談中如何表明雙方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態度問題,所達成的各自以口頭方式錶述“海峽兩岸均堅持一個中國原則”的共識。眾所週知,“九二共識”是大陸對臺政策的前提和基礎,沒有任何討價還價的空間,原因皆在於它的核心內涵是“一個中國”。這是對兩岸關係根本性質的規定,畢竟,在解決任何兩岸事務之前都要碰到的一個首要問題就是:我們雙方是什麼關係?“九二共識”正是對這個問題做出了最好的解答。

  1949年以來,兩岸雖未統一,但中國的主權和領土並未分裂,兩岸在法理上都承認只有一個中國,在此共同認知與一致立場上,兩岸才有了構築政治互信的基石。1992年至今的20多年曆史也早已證明,“九二共識”與兩岸關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當臺灣的執政者肯定“九二共識”時,兩岸關係便呈現出“蓬勃發展”的態勢,而當“九二共識”在島內遭到否定時,兩岸關係就會停滯不前甚至引發高度緊張。

  黨的十九大報告將必須堅持一個中國原則、堅持“九二共識”以及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等內容寫入“基本方略”一節,在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的指導下,“一中原則”與“九二共識”的位階得到了進一步提高,也是對大陸發展兩岸關係基本政治立場的進一步明確。而“九二共識”的另一個題中應有之義就是反“臺獨”,在這方面,習近平總書記既強調“我們有堅定的意志、充分的信心、足夠的能力打敗任何形式的臺獨分裂圖謀”,也明確表明“絕不允許任何人、任何組織、任何政黨、在任何時候、以任何形式、把任何一塊中國領土從中國分裂出去”!堅決反對“臺獨”分裂圖謀是自上世紀90年代初以來歷次黨代會政治報告中均有的表述,“六個任何”是習總書記于20161111日紀念孫中山先生誕辰150週年大會上首次提出,此次將其正式載入黨的政治報告,顯示了大陸反對“臺獨”的決心非常堅定。

  二、認同“九二共識”,無論過去,只論將來

  臺灣地區領導人蔡英文在上臺前曾表示,只要民進黨當選執政,大陸就會向她“靠攏”;而其在上臺一年多的時間裏,也一直試圖用回避“九二共識”、建構所謂“兩岸互動新模式”來敷衍大陸,直接造成了過去8年兩岸在堅持“九二共識”、反對“臺獨”政治基礎上打造的和平發展局面的倒退,造成了兩岸同胞福祉的普遍受損。對此,黨的十九大報告重申“九二共識”的不可動搖地位,正是對民進黨當局這種不切實際的幻想、或者説是他們向臺灣民眾施展的騙術的正面回應。這個堅定的信號,表明大陸在底線問題上永遠不會有任何退讓的空間,兩岸之間也永遠不會有任何其他抽離“一中”內涵的共識。

  同時,大陸並沒有徹底關閉與民進黨當局對話的大門,十九大報告指出:“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兩岸雙方就能開展對話,協商解決兩岸同胞關心的問題,臺灣任何政黨和團體同大陸交往也不會存在障礙”。這是為臺灣政黨團體保留了一個善意的互動空間,是對大陸多次講過的那句話的一以貫之,即:臺灣不論哪個黨派、團體,無論其過去主張過什麼,只要承認“九二共識”的歷史事實,認同兩岸同屬一中的核心意涵,我們都願意同其交往。十九大報告中的這句話,就如國臺辦主任張志軍所説:為破解當前兩岸關係政治僵局指明瞭方向,表明瞭我們對與臺灣各黨派交往的態度是開放的、標準是一致的,展現了最大善意。

  三、“九二共識”是兩岸關係的基礎

  習近平總書記在十九大報告中明確指出“一個中國原則是兩岸關係的政治基礎”,並提出要推進祖國和平統一進程,“兩岸同胞是命運與共的骨肉兄弟,是血濃于水的一家人。我們秉持‘兩岸一家親’理念,尊重臺灣現有的社會制度和臺灣同胞生活方式,願意率先同臺灣同胞分享大陸發展的機遇。我們將擴大兩岸經濟文化交流合作,實現互利互惠,逐步為臺灣同胞在大陸學習、創業、就業、生活提供與大陸同胞同等的待遇,增進臺灣同胞福祉。我們將推動兩岸同胞共同弘揚中華文化,促進心靈契合”。這是大陸站在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高度找到的一條正確路徑,即:通過推動兩岸關係和平發展來實現兩岸命運共同體,從而在兩岸心靈契合中實現祖國的和平統一。

  多位大陸學者認為,十九大報告中雖未出現涉及“融合發展”的具體字眼,但字裏行間卻有著體現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的強烈意涵,例如“同等待遇”被首次寫入中共黨代會報告,可以預見的是:推動兩岸經濟、社會融合發展將成為大陸今後一段時間發展兩岸關係的重要工作之一,而這也早已被證明了正是臺灣的主流民意,是兩岸雙方共同的“民之所想”。

  總之,只有堅持“九二共識”的政治基礎、認同兩岸同屬“一個中國”的核心內涵,兩岸才能有經濟、社會的融合發展,而我們推動兩岸和平統一大業,也必須建立在兩岸融合發展的基礎之上。當前,臺灣的民進黨當局拒不承認“九二共識”並以兩手策略“拒統求獨”,造成兩岸政治僵局並有對抗風險升高的趨向,但這些都不會影響到中國共産黨帶領中國人民快速邁向民族復興的偉大征程。十九大報告指出“和平統一、一國兩制”是我們解決臺灣問題的基本方針,也是實現國家統一的最佳方式,大陸將繼續以最大誠意、盡最大努力爭取和平統一的前景,因為以和平方式實現統一最符合包括臺灣同胞在內的中華民族的整體利益,而這所有一切的基礎,皆因兩岸同屬於一個中國!(台灣網特約評論員:肖春陽)

[責任編輯:王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