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黨朝勝:綠營妄圖經濟“脫中”根本行不通

2016-05-27 09:47: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在就職演説中強調臺灣經濟要擺脫“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並將重點放在TPP談判、“新南向政策”等方面。華廣網今日刊載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黨朝勝的文章指出,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建立在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基礎上,並已形成有機整體。臺當局刻意另辟蹊徑,以求臺灣經濟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只是幻想。

  全文內容如下:

  日前,臺灣當局新領導人蔡英文在就職演説中強調臺灣經濟要擺脫“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並將重點放在TPP談判、“新南向政策”等方面。綠營長期希望在經濟上擺脫大陸(“脫中”),這已成為民進黨當局的施政目標。然而,無論是兩岸經濟關係的現狀、性質和特點,還是國際現實,都顯示臺灣經濟“脫中”根本行不通。

  一方面,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建立在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基礎上,並已形成有機整體。

  兩岸經貿關係肇始於1979年《告臺灣同胞書》的發表,成勢于1980年代末臺當局開放兩岸探親,壯大於兩岸先後加入世貿組織(WTO),深化于2008年後兩岸關係和平發展。30多年來,具有兩岸特色的經濟合作機制已然逐漸成型。這不僅表現為龐大的兩岸經濟經常項目統計數據和多种經濟交流合作形式,更體現在建立於“九二共識”政治基礎上的系列經濟合作機制。

  兩岸經濟交流合作完全符合市場法則,且互利雙贏。30多年來,兩岸貿易從“絕對利益優勢”發展到“比較利益優勢”,投資從單向發展到雙向,産業佈局從“垂直分工”發展到“水準分工”,兩岸經濟已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密不可分。30多年前,臺商登陸投資經商,為大陸改革開放做出了貢獻,同時,大陸也為臺灣經濟的升級轉型提供了難得機遇。當前大陸深化改革與擴大對外開放,再為臺灣經濟提供空前機遇。優勢互補、互利雙贏,已成兩岸經濟關係的基本特點。

  同時,兩岸經濟關係為促進兩岸關係正常化、深化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物質基礎。30多年來,經濟因素始終是兩岸關係中最積極最活躍的正面因素。儘管有政治力的干擾,尤其是“臺獨”分裂勢力的破壞,兩岸經濟關係仍不斷前進,並用鐵的事實一再戳破“臺獨”分裂勢力的種種謬論謊言,增加了兩岸人員交流接觸,推進了兩岸同胞的相互了解、理解與尊重,加強了兩岸同胞感情,為兩岸關係和平發展提供了豐富的物質條件。

  更重要的是,兩岸經濟關係快速發展的動力來自“兩岸一家親”。30多年的兩岸經濟關係,離不開兩岸的民族認同與同胞情誼,離不開大陸的讓利和惠臺政策。大陸一貫認為兩岸經濟同屬中華民族經濟,從不諱言在對外經濟合作進程中對臺胞多照顧一點,讓臺胞優先一步。現在更有不少地方已在經濟活動中對臺胞採取與大陸同胞的同等待遇。兩岸經濟關係勢將更加密不可分。

  另一方面,刻意另辟蹊徑,以求臺灣經濟擺脫對大陸市場的依賴只是幻想。

  兩岸經貿聯繫日漸密切,“臺獨”分裂勢力就日趨緊張。他們從未停止過對兩岸經貿聯繫的干擾阻撓。蔡英文在日前的就職演説中也表示,要強化臺灣經濟“自主性”,“加強和全球及區域的連結”,“告別以往過於依賴單一市場的現象”,並稱要積極參與TPP、RECP等多邊與雙邊經濟合作與自由貿易談判,推動“新南向政策”,“尤其是增進與東盟、印度的多元關係”,其降低兩岸經貿重要性的用意十分明顯。

  然而,從歷史上看,綠營的這些主張就沒有成功先例。當年,李登輝、陳水扁曾為尋找大陸替代市場而推動所謂“南向政策”、“投資中南美”等方案,結果那些“聽話的商人”最終血本無歸,而“沒聽話的商人”卻賺了個盆滿砵滿,所謂“南向政策”等以失敗告終。李、扁為限制臺商投資大陸而強推“戒急用忍”、“積極管理有效開放”等政策,結果“守法商人”喪失機遇,“不守法者”卻捷足先登,在大陸迎來事業第二春,最終“守法商人”也不敢再“守法”,“用腳投票”,進而進一步加劇臺灣産業空洞化、經濟邊緣化。

  從當前現實看,美日等國際市場不僅不會“照顧”臺灣,有時還會乘機“敲竹杠”。過去,臺灣長期被列入美國的“特別301條款”黑名單;臺美貿易暨投資架構協定(TIFA)尚未開談,美方就就列出系列清單讓臺方先“埋單”。前不久,民進黨當局尚未“登基”,便被迫宣佈擬開放美豬,因美國允許使用瘦肉精,美豬最不被臺胞所接受,其背後更是民進黨當局為爭取美國認可而不得不作出的讓步。日本方面也遲遲不理臺灣長期要求的FTA商談,近期還非法扣押離衝之鳥礁150海裏之外的臺灣漁船,明顯不給面子,背後也是“吃定蔡英文”。

  需提醒的是,如果民進黨當局為“告別對單一市場的過度依賴”而讓臺灣經濟“從世界走向中國”,強推所謂“新南向政策”,眼睛只盯著TPP、東盟、印度,不外乎兩種結局。一是讓臺灣失去已經到手的優勢,將大陸市場拱手讓與競爭對手;二是民進黨當局自彈自唱,普通民眾我行我素。如同牛羊逐水草一般,資本註定跟著市場和利潤走。一切違背市場規律,企圖以政治干擾經濟的行動,最終註定失敗。(黨朝勝,作者係中國社會科學院臺灣研究所研究員)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責任編輯:張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