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臺胞來稿:臺灣的下一步該怎麼走?

2019-11-21 14:59: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437期】

  作為一名來自臺北的臺灣同胞,筆者出生在“解嚴”的1987年。那時的臺灣充滿自信和活力。島內解除了“黨禁”和“報禁”,但同時“臺獨”也從島外回流至臺灣。原本以身為中國人為榮的臺灣同胞,在身份認同上出現了變化。加上島內當時各種政客為了選票不斷製造族群撕裂,頻繁的選舉將臺灣向上提升的動力消耗殆盡。如今又是選舉年,如此的選舉方式,30年來從來沒有改變過,唯一改變的就是傳播媒介,從傳統媒體發展到了網路社群媒體化。

  筆者還記得臺灣地區前領導人馬英九在1998年首次參選臺北市長時説的話:“我相信,即使到了下一個世紀,一到選舉就一定還有人下跪,有人要抱太太,有人要抬媽媽,有人一面説別人賣臺,一面在高喊自己被抹黑……把過去累積了多少年的悲情、怨恨、猜忌都留在即將成為歷史的這一個世紀吧!”

  如今藍綠惡鬥內耗超過20多年,臺灣經濟持續低迷。小時候媽媽常説臺灣經濟不景氣,要多省點錢。結果一過20多年,當年的媽媽都已經成為奶奶了,再繼續説一樣的話給孫子聽。

  臺灣的下一步該怎麼走?所謂的“臺式民主”和“臺式選舉”看在兩岸同胞眼裏,彷彿是場鬧劇,當局治理能力出現了極大的問題。反觀中國大陸因為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下,成就與進步不斷。

  每年的“全國兩會”和“黨代表大會”就是介紹中國大陸政治體制一個最佳的時機。除了以往的媒體途徑外,大陸各地基層黨組、民主黨派和社團組織等,都可以邀請廣大臺灣同胞一同參與各項學習交流活動,各縣市一級“兩會”能夠透過“特邀政協委員”等方式,選取更多具有代表性之臺胞參與,實現臺灣同胞在大陸的參政議政,真正讓廣大臺灣同胞認識和認同中國大陸的政治體制。

  臺灣長期被島內政客賣給美國,當作美國的一顆棋子。回首過去幾十年,美國利用各種方法企圖影響兩岸關係發展。看看全世界過去數十載被美國搞得烏煙瘴氣的國家和地區,臺灣同胞也應看清,真正破壞兩岸和平穩定發展、三不五時在臺海搞事的就是美國。

  臺灣的下一步要如何走,擺脫美國的制約,兩岸中國人坐下來談,才是第一要務。什麼是真正符合兩岸同胞根本福祉和利益的下一步,那就是祖國和平統一。(作者:羅鼎鈞,瀋陽市臺商投資企業協會副秘書長)

  (本文為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高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