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數字紅利賦能彰顯平臺生態的互利共贏

2019-05-20 18:24: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中國有一家偉大的企業提供一個偉大的電子平臺,這個平臺可以讓遠到像盧安達這樣的國家的農民和商人,與世界上其他國家的人進行交流和做生意。”當思科系統公司全球高級副總裁鈴木美雪女士説這番話時,坐在一旁的阿里巴巴集團首席執行官張勇心中無疑是喜悅的。當他發言時,同樣也提到了盧安達,“通過阿里巴巴的平臺,中國的消費者也許第一次了解到,原來盧安達是盛産咖啡的,而且它的咖啡是如此得別致、有特點。”(4月30日《中國經濟導報》)

  2016年3月23日,在博鰲亞洲論上,阿里巴巴集團董事局主席馬雲呼籲全世界建立一個e-WTP(電子世界貿易平臺)的平臺。2016年9月,二十國集團領導人杭州峰會公報全文第30條稱,歡迎二十國集團工商峰會(B20)對加強數字貿易和其他工作的興趣,並且注意到B20要求構建全球電子商務平臺的倡議。此意味著eWTP被寫進G20公報,馬雲站在了修訂全球貿易遊戲規則的倡導者位置上。從首次倡議的時間算起至今,eWTP面世正好三年,在eWTP以普惠中小企業重構全球貿易的同時,阿里巴巴平臺效應為促進“一帶一路”注入新動力。

  數據和成績可以説明一切,數字紅利實現了更大範圍的普惠,也實現了超強的賦能。阿裏平臺通過推動跨境電商、普惠金融、雲計算和eWTP倡議等數字經濟領域的發展,促進“一帶一路”沿線國家貿易暢通、數字基礎設施完備,為全球中小微企業和青年人創造普惠和可持續的發展機遇。如速賣通已覆蓋全球220多個國家和地區,每月訪問速賣通的消費者超過2億。跨境B2B平臺阿里巴巴國際站,20年間已發展1.5億註冊會員,聚集1000萬海外活躍採購商。目前,盧安達、肯亞、埃及等多個國家的活躍採購商數量年增速均超50%。

  剛剛結束的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150多個國家和90多個國際組織的近5000位外賓齊聚北京,共商大計,中國的朋友圈變得越來越龐大,中國倡導也聚集了更多的志同道合者。什麼是全球化,這就是全球化,什麼樣是國際化,這就是國際化,什麼是前沿化,這就是前沿化。規則的制定者必須是行業的領先者,阿裏平臺之所以能釋放出巨大的能量,就在於能過技術創新與基礎打造,構建了一個龐大的商業生態系統,以資訊化與數字化的前沿引領,將“共商共建共用”的多贏與共贏機制發揮到了極致。

  今天世界各國看好“一帶一路”,不僅因為這條新路有互利共贏的經濟願景,還因為這條新路有互利共贏的信心保障。在這個龐大的體系中,順勢而為的數字絲綢之路提供了鮮活的證明與強大的支撐。阿裏平臺在eWTP上的探索與實踐,也是“一帶一路”照亮同一個世界、閃耀共贏新機遇和照耀“共同體”未來的生動寫照和精緻濃縮。技術的共用與生態的共用,最終實現了利益的均沾與共贏,其他經濟要素的經濟構架,依託于阿裏平臺借力發力實現了發展與騰飛,舊的經濟結構實現了新的優化,而新的創業和就業機會的提供,又為未來發展提供了無限可能。在數字化的賦能與平臺生態的加持下,參與其間的各種資源要素實現了新的增量與變數。數字化創造了新經濟和新貿易,帶來真正的變化和可能,讓“一帶一路”沿線的生態夥伴贏了發展的先機與主動,共同分享了數字經濟所帶來的強大動能。

  5年的數字經濟探索與成功,既是一種戰略正確性的證明,也是戰術選擇優劣的試紙,與“一帶一路”的大勢同頻同振,以局部之小而彰顯了主旨之大,更有助於強化道路自信、路線自線和發展自信。數字經濟的彎道超車和先人一步,既是現實中國的寫照,也是未來中國的注解。數字紅利賦能彰顯平臺生態的使命擔當,以此為底,“一帶一路”的多贏方案必不忘初心,行將致遠。(台灣網網友:堂吉偉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