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盛享兩會惠民工程帶來的“硬核”紅利

2019-03-05 19:33: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全國兩會既是共商國是的盛會,也是積極回應民意的重要平臺,此次全國兩會有望以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等為熱點話題,寄以期待繼續改變著中國的面貌,建設美麗中國,為2020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打下決勝基礎。

  以夢為馬,不負韶華。一年一度的兩會中眾多涉及國計民生的議案,扣動著廣大民眾的心弦,砥礪奮進的中國製造、中國創造、中國建造,用不斷提升民眾幸福感、獲得感、滿足感的發展成果,在可持續發展的道路上不斷釋放出殷實的紅利,以此向新時代獻禮。要想富,先修路。聯繫現實中我們生活所發生的日新月異變化,以國家名片高鐵為代表的中國製造,用雄安高鐵、杭黃高鐵及規劃中成都、重慶至上海的沿江高鐵通道等等基建工程,不斷加速了社會綜合交通運輸體系的健全,不禁感嘆人民有信仰、民族有希望、國家有力量所凝聚的向心力。

  聚焦兩會,讓國人感受到“中國造”的熱度。特別是去年時值國家改革開放四十週年之際,全社會各行各業的大國工匠們,以“幹驚天動地的事,做隱姓埋名的人”為座右銘,向祖國和人民獻出了改革開放四十週年賀禮。其中以復興號高鐵為代表的中國高、精、專製造業,以建立健全國家基礎交通運輸體系為己任,在新時代八縱八橫鐵路大格局下,不再掣肘于落後的鐵路運能無法滿足於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而是以貼地飛馳于祖國萬里千山的強音,奏響新時代人民幸福、國家富強的和諧曲。

  聚焦兩會,讓“中國造”為共用經濟而代言。“中國造”的熱度並不止于國人的體驗,亦是在“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成為座上賓,為世界經濟貢獻了中國方案。在國際貿易中扮演舉足輕重的中歐班列,為中國造走出國門搭建了世界大舞臺,並在新時代下重走絲綢之路,共用中國經濟改革與發展帶來的成果。中歐班列所帶來的不再僅僅是中國的絲綢,而是用琳瑯滿目多元化的中國商品,讓沿線各國人民感受來自中國製造的溫度。讓世界愛上中國造,這是中國造砥礪前行的勿忘初心,更是在中歐班列在鋼鐵駝鈴聲中,向世界經濟闡述全球經濟互利共贏的“中國故事”,使之成為推動世界經濟政治互信、經濟互信、文化互信的主旋律,進而讓世界經濟搭乘中國經濟發展的高速列車。

  想民之所想、急民之所急、辦民之所需,這理應是兩會眾多民生議案的出發點和落腳點,也應是“中國造”向新時代獻禮,走進尋常百姓家所秉持的勿忘初心。諸如代表“中國造”縮影的中國鐵路為例,在詮釋人民鐵路為人民的路上,為民眾帶來了一場場空前的視覺盛宴,不斷滿足了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充盈了民眾的幸福感。揚帆再起航,相信以及肯定正是因為有了數以萬計的“中國造”,國家復興之路觸摸可及……(台灣網網友:李川川)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