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暑假,不能只有“暑”沒有“假”

2018年08月18日 21:24:00來源:台灣網

  暑假,對於師生而言是一年中最長的假期,本是用來放鬆身心,調整狀態,避開高溫的一個假期,然而近些年一到暑假各類輔導班蜂擁而至,讓學生們苦不堪言。

  雖然教育部門一再輕學生負擔,打擊違規補課等政策一再出臺,但是收效甚微。近期,網路上對一些中小學生暑期生活的採訪更是暴露出當下過量課外補習的弊端。很多小學生在暑假期間早晨六點起床,一直要學到晚上十一點才可以回家休息。甚至有家長為了孩子暑期出國遊學項目要拿出一年半載的收入,而原因僅僅是因為班裏很多孩子都去了,自己的孩子也不能被比下去。

  教育有教育的規律,要因材施教,更要勞逸結合。很多家長怕自己孩子輸在起跑線上,這種思維一直是課外補習愈演愈烈的助推器,同時也給很多違規的假期補習開闢了市場。而且當前補課費越來越高,很多是按小時收費。課外補習的豐厚收入,也讓很多在職教師于正常的學校教學中不斷的懈怠,而課下辦起了補習班,很多學生家長是迫於“班主任辦班兒,不得不報”的心理而給孩子報的班。這樣的教育模式是畸形的。

  補習有利有弊,要有的放矢,更要適可而止。每個孩子的學習和情趣愛好情況不同,家長或者老師根據孩子的情況,有選擇性的報班無可厚非。而不是在孩子難得的假期裏興趣班報了一堆,本是為了培養孩子的興趣愛好,結果不能適度反而讓孩子産生厭煩情緒。本來暑假是為下一學年的學習調整狀態的,結果假期裏補習班無數,作業堆積如山,不但加重了孩子的負擔,而且學習能力毫無提升。盲目跟風地報班只會讓孩子越來越厭煩學習。

  讀萬卷書,更要行萬里路。暑假裏,家長不妨多陪伴孩子,帶著孩子走出去,去大自然裏多體會、多學習,而不是把孩子放進輔導班,自己玩著手機催促孩子寫作業。至少我們可以陪孩子讀讀書,讓孩子養成閱讀習慣和培養他們思考問題的能力,提升孩子的自學能力要比填鴨式的灌輸強得多。

  輔導班不是萬能的,學習能力的提高也不是一朝一夕的,報班並不是越多越好,學習時間並不是越長越好。家長和老師要做好溝通,充分了解孩子的優勢和特點,有針對性的幫助他們提高,讓課堂學習和課外提高相得益彰,才是讓孩子們輕鬆學習,快樂體驗假期的可取之道。

  暑假,不能只有“暑”而沒有“假”!(台灣網網友:滕海彬)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