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國家名片”與世界分享“中國速度”

2018年08月16日 10:54:00來源:台灣網

  “高鐵是我國裝備製造的一張亮麗的名片”。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主席出訪的足跡遍佈六個大洲,其中談的最多的合作項目之一就是中國高鐵。的確,偉大時代成就偉大事業,偉大事業孕育偉大精神。在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引領下,中國高鐵事業取得了舉世矚目的成就。

  高鐵十年,從夏季奧運會到冬季奧運會,從和諧號到復興號。恰如追求更快、更高、更強的奧林匹克精神,中國高鐵從追趕到領跑,不斷創造著“中國式”的建設運作精彩新紀錄。

  2012年德國總理默克爾就曾乘坐京津城際高鐵從北京前往天津,行程中她曾表示“中國的高鐵之旅讓她感受到了中國的快速發展”;2014年泰國總理巴育同樣體驗了一把京津城際高鐵列車,一句“我喜歡很快的速度”恰恰反映出他對中國高鐵的喜愛;今年上海合作組織成員國元首理事會青島峰會的前一天,習近平同俄羅斯總統普京共同乘坐高鐵前往天津出席中俄友好交流活動,依舊乘坐的是京津城際高鐵列車,在兩國元首交談的過程中,普京表示“乘坐火車有種浪漫的感覺”,而習近平主席回應稱“是的,實際上我現在很喜歡坐火車”。

  我們不難發現,京津城際作為我國開通的首條高鐵,已經成為外國政要到訪中國感受中國速度的“必備項目”。而在中國,無數大中小城市也因高鐵而串聯,人才、技術、文化在城市間、地區間的流動更加便捷和高效,高鐵網路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改變著中國城市的格局,借力高鐵,一座座城市正在崛起。

  在時速高達350公里的列車上,被無數次模倣的“高鐵立硬幣”試驗是中國高鐵平順、穩定的真實寫照,“高鐵一通轉換時空,火車一響黃金萬兩”説法的流行,更是表明瞭十年高鐵建設為中國帶來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無論是作為帶動國內經濟的發展的“動脈”與“紐帶”,還是“走出去”和“一帶一路”的搶手貨,中國車、中國路體現的是中國裝備製造水準從趕超到引領的轉變,展現的是中國高鐵人十年拼搏奮鬥、不屈不撓的頑強精神。

  皖北鄉村、深圳灣畔、南海之涯、黃浦江邊、渤海之濱、冀中平原……一列列高鐵列車疾馳而過,賓士在祖國960萬平方公里廣袤的大地上。從“零”開始到佔據世界2/3,突破2.5萬公里的高鐵總里程,再到累計運輸旅客83億人次,完成旅客週轉量2.74萬億人公里,驕傲與榮光在每一位中國鐵路人心頭涌動。

  回首來時道路,堅守初心不忘,展望未來征途,奮楫百舸千帆。今年9月即將通車的廣深港高鐵香港段;2019年投入京張高鐵運作的智慧型復興號列車;2020年建成通車的京雄城際半小時城市圈。奮進中的中國鐵路正在發展的道路上,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大精神,向著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宏偉目標進軍,向著“交通強國 鐵路先行”的奮鬥目標攀登。(台灣網網友:張鵬)

(本文係投稿作品,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張潔]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