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鐵路調圖為“文化傳承”蓄力

2018年04月18日 14:17:00來源:台灣網

  今年“三月三”壯族傳統歌節與週末相連,廣西壯族自治區連續放假5天,加上年初渝貴高鐵開通運營,使桂林高鐵與重慶、成都等著名旅遊城市無縫對接。為滿足了廣大市民出遊的熱情,桂林增開動車組列車,以及對普速列車加挂車廂擴編運作,最大限度滿足旅客出行需要。(人民網4月17日)

  農曆三月三又稱“三月三歌節”或“三月三歌圩”,是壯族的傳統歌節,載歌載舞喜迎佳節,熱鬧之非凡。如今時逢佳節,出遊踏玩已然成為人們歡慶節日、休閒靜心的新風尚,但集中性的出行亦浮現出“運輸吃緊的負擔”,交通運達的暢行自然成為助力美好旅程的重要條件。此次鐵路根據人們在傳統佳節集中出遊的需要,有預判、有計劃地為短期旅遊熱打造出行方案,不僅滿足人們的出行願望,更為城市間的互動往來、文化的傳播促進搭建平臺,正是鐵路誠意之舉、服務之準、用心之深的“縮影”。

  在鐵路用實力不斷刷新人民出行獲得感和幸福感以來,注重頂層設計、強化人民出行美好體驗的成效,體現甚深、惠及甚遠。從硬體基設來看,鐵路強化基礎建設,打通了城市多項發展的“血脈”,而高鐵經濟圈逐座建立,不僅服務了人民出行,更多地方經濟發展起到積極的促進作用。從軟體服務看,從列車消費移動支付到12306掌上訂餐,從高鐵WiFi全覆蓋,到自主選座、接續換乘,皆為旅客出行的便利化、舒適化增彩,將服務暖進了旅客的心。如果説,這僅是一種作為企業的市場化思維,那這種論調便甚顯狹隘,殊不知,免費開行的菜農專列、鐵路無軌站,為打破當地以往交通壁壘,助力當地人民走出去、富起來架橋梁,都是滿滿的正向作為。

  筆者認為,隨著交通資訊化和智慧化程度的提高,人們將期待更加人性化和便捷化的交通服務。鐵路作為集中發送旅客的主力軍,在節假日期間經常保持每天發送旅客超千萬人次的規模,巨量的數據背後蘊藏著鐵路部門提高運輸效率、改善服務品質的抓手,鐵路部門要繼續在推動中國傳統文化的傳播、豐富百姓文化生活上下功夫,讓這些富有“文化雅境”的旅遊列車,給人們出行帶來了是中華民族厚重歷史文化的品讀和愛國之情的激發。

  文化自信是一個國家、一個民族發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鐵路服務的蓄力和創新,正是為文化傳承擔當助力。(台灣網網友:郭靖)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