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清明時節,高鐵開出踏青“及時雨”

2018年04月04日 14:47:00來源:台灣網

  今年清明小長假鐵路運輸工作從4月4日至7日,4天裏南鐵預計發送旅客375萬人次,同比增長6.0%清明節小長假期間,南鐵管內客流主要由踏青旅遊、尋根祭祖等出行的旅客組成,並將首次開行“清明”夜間動車。(2018年4月3日 央廣網)

  梨花風起正清明,遊子尋春半出城。如今,清明節不僅是一個傳統節氣,更是一個短途出行的好時機,探親祭祖、舉家踏青已經成為人們過節必不可少的行程。

  近年來,為滿足人們節日出行多樣化的需求,鐵路部門及時採取措施,根據各地風俗習慣,推出“旅遊列車”“踏青專列”“祭祖專列”等客運産品,為提高鐵路運輸服務供給品質做出了積極的努力,獲得旅客點讚。今年,鐵路部門再次探索出擊,首開“清明”夜間動車,無疑是又下了一場人性化的“及時雨”。

  大運力與低票價的反差凸顯用心。眾所週知,節假日客流暴漲,短途出行的高成本往往讓人望而卻步。另一方面,選擇自駕出遊隨之而來的路況擁堵、顛簸勞頓也會讓旅行體驗大打折扣。反觀鐵路,在票價不變的前提下,多方向、一站式的臨客、重聯動車組、專列的開行能最大限度挖掘運輸潛能,提升客車週轉率,這既滿足了旅客集中出行的需求,又免去了舟車勞頓的辛苦。可見,高鐵並非清明出行唯一的選擇,但卻是最佳的選擇。

  短途遊與夜間行的規劃凸顯暖心。對現代人快節奏的生活來説,時間就是金錢。三天的清明假期除去路程消耗時間,探親祭祖、踏青出遊時間緊湊。而夜間動車的開行對於上班族來説無疑是一舉兩得的好規劃,乘坐夜間動車出行既能提高夜晚時間的使用價值,擠出白天的黃金時間去做正經事,又在無形中省下了一晚的住宿花銷,有效解決繁忙工作與生活休閒之間的突出矛盾,讓人有了“説走就走”的底氣。當然,其中也顯示了鐵路供給側改革的暖心。

  不難看出,“清明”夜間動車著實讓旅客的出行變得更加敞亮,這是鐵路部門主動適應當下快節奏模式的必然産物,同時也是人們追求輕鬆旅遊慢生活的必然選擇!(台灣網網友:陳瑞)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