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鄉村振興需要更多“沉得下去”的基層幹部

2018年03月23日 14:56:00來源:台灣網

  “用自己的知識、青春、奮鬥來改變一個村莊,是我的初心和夢想,無論遇到什麼困難,我都不會退縮!”長得黑、壯的王覺甫從內蒙古民族大學農學院畢業後,曾當過大學生村官、農技員,2014年被選派到南茅庵村擔任第一書記,一年後被選為村黨支部書記。在他的艱辛努力下,村民從剛開始的不理解、不配合、不情願,到最終積極響應,南茅庵村走上了落後村變先進村的“逆襲”之路。

  不負青春不負心,落後村變先進村。正是王覺甫沉到基層,傾聽民聲,掌握群眾所想、所需、所急,從而對症施策,讓土地資源得到充分利用,讓貧困群眾住上新房子,讓全村群眾過上好日子。南茅庵村村民物質條件不但得到大力改善,精神生活也得到極大豐富,一躍成為鄉村振興的典範,王覺甫也是基層幹部落實鄉村振興戰略的一個美麗縮影。

  鄉村振興,是2018年的熱門詞彙。習近平總書記在黨的十九大報告中指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強調堅持農業農村優先發展,加快推進農業農村現代化。作為團結帶領廣大農民群眾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領頭雁和排頭兵,無論是在産業發展、城鄉提升還是脫貧攻堅工作中,基層幹部都肩負著重要使命和職責擔當。他們上連頂層設計,下接百姓群眾,他們能否把的路線方針政策貫徹落實到基層,能否把基層群眾的呼聲反映到上級黨委、政府,都關係到民生大計,關係到百姓實實在在的利益。所以,選派優秀幹部到基層工作,是中央作出的一項重大部署,是鄉村振興的關鍵之舉。

  “情融百姓莫負人民重托,根植泥土不忘公僕本色”,恰如其分的表述了一名基層幹部應當心“沉”基層志在為民的正確價值觀導向。唯有讓基層幹部真正“沉”下去,最前沿的、最真實的民意方能“浮”上來。毋庸置疑,鄉村振興更是需要“沉得下去”的基層幹部。幹部如何“沉下去”?筆者認為,不妨多接觸群眾,多引導觀念,多傾聽民意,多辦實事,用忠誠實幹換來幹部群眾“獲得感”。

  幹部“沉下去”,需要多接觸,暖人心。基層幹部要主動擔綱群眾的“貼心人”,倡導奉行以年齡序長幼、論尊卑,放棄長官意識,將自己放入群眾中去,帶著責任、帶著感情,深入到田間地頭、農戶家中,與群眾拉家常話,真正把基層的情況摸準摸透,把影響和制約發展的問題找準找對,把幹群關係向家人關係轉化,由“零距離”向“負距離”推進,使廣大群眾真切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關心,做到零距離服務。

  幹部“沉下去”,需要多引導,轉觀念。基層幹部特別是基層黨員幹部要把一些新理念新思想帶到鄉村,還要處理好幹部幫扶責任和地方主體責任、加強外力幫扶和激發內生動力、立足當前脫困和面向長遠發展三方面關係,切實推進鄉村振興發展。不但自己要因地制宜理清發展思路,引進優勢品種,發展特色産業,還要把發展意願強烈,經濟實力較為雄厚的群眾帶出去參觀學習,將“引進來”和“走出去”充分結合。

  幹部“沉下去”,需要多傾聽,集民智。基層幹部要進一步轉變工作作風,謹防“走馬觀花”式調研。聽取民意,不但要走訪全覆蓋,外出務工人員、留守兒童的意願都要收集在冊。同時,還可充分利用黨員大會、村民大會等集中會議時機,收集不同群體意見和建議,讓村委的決策更顯民主化。當然,平時走訪收集來的群眾反映的問題也會涉及到職責範圍外,這就需要基層幹部及時將相關問題轉交給相關人員,紮實做好落實跟進,逐一落實措施予以協調解決,使幹群關係更加融洽。

  幹部“沉下去”,需要多辦事,惠民生。民之所望,政之所向。幹部應嚴格按照“民有所求,我有所助;民有所盼,我有所幫”的要求,解決好群眾的實際困難和問題,帶著感情和責任,全力抓好惠民實事。對於群眾急需急盼的事,要親自上陣,帶頭衝鋒,幫貧困群眾在困境中找出路,幫村兩委在困難中找辦法,確保群眾急需急盼的工作真正得以落實,讓群眾有更多的獲得感。

  奮進新時代,履職新作為。新時代賦予基層幹部新責任、新任務、新要求,基層幹部唯有褪去浮躁之氣,“沉”到基層,善為敢為,苦幹實幹,當好群眾“貼心人”“幫扶人”“引路人”,投身鄉村振興,方能交出一份無愧人民和時代的履職答卷,譜寫出新時代鄉村全面振興的新篇章。(台灣網網友:王藝潔)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