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復興號擴大投入將載民生經濟騰飛

2018年03月07日 10:48:00來源:台灣網

  “復興號”列車從設計、製造到未來的維修,所有的智慧財産權都是中國的,這跟之前列車國産化是不同的。”3月3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鐵路總公司原副總經理盧春房向廣州日報記者透露,“復興號”動車組將會越來越多投入到不同線路上使用,實現高鐵列車從國産化到自主化的飛躍。(3月5日廣州日報)

  “要想富,先修路”,這是上世紀80、90年代處於改革開放浪潮中常見的一幅標語,其意義就在於,因為當時城商貿業中兩地之間人員流動較少,所以公路就起到了樞紐的作用。而如今,經濟增長重要因素還是不外乎這句“要想富,先修路”的口號。但“此路”卻並非“彼路”,時代變遷與要求已經將民生所需的“公路”演變成了“鐵路”了。

  正所謂“交通強國,鐵路先行”,新時代高鐵線路及其動車組興起與擴大已經呈現不可阻擋的趨勢。或許,在某種程度上來説似乎已經成為了我們國家主打的“旋律”。而且,不僅各地政府紛紛在政策上給予了支援與便捷,更是在行動上打出了自己的“節奏”,為自己管內鐵路興建與擴充投入相當可觀的精力與資金。

  對於相關部門來説,“復興號”也不僅僅局限於是一種交通工具的存在。從市場角度角度上來看,復興號的擴大投入是一種高新科技技術得到充分肯定並適應了市場,讓旅客在出行過程中不管是從舒適度還是便捷度上都得到了極大的提升。而從民生經濟角度上來看,“復興號”漸漸成為客運主流,這樣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成為一條帶動民生經濟的增長的“綠色通道”,更是能化身成為一輛拉動整個相關地區的“三駕馬車”、

  在筆者個人看來,“復興號”的加大投入無疑是佔據了時代前進步伐中的“天時”,而一旦佔據了“天時”之後,“地利”也會緊隨而至。等到“天時”“地利”都已經基本成型,剩下“人和”來臨的日子也不會很遠。對於一個城市乃至整個國家來説,佔據天時、地利、人和等因素會讓整個區域內綜合實力與民生經濟發展呈現出朝氣蓬勃的趨勢。相信在不久的將來,等到一輛輛“復興號”駛滿整個華夏大陸時,它還會載著我們的“中國夢”並拉動著整個國民經濟邁向更高的臺階。(台灣網網友:唐思賢)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