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家國網聚】打贏春運這場硬仗

2018年02月13日 13:10:00來源:台灣網

  2018年春運漸漸走進高峰時刻。中國鐵路總公司預測,2月11日將有1011萬旅客乘火車出行,其中一半以上將乘坐以“復興號”為代表的動車組出行。“復興號”的第一個春運註定備受矚目。近日,中國青年報社、全國鐵道團委共同發起“青春伴騁‘復興號’”大型網路直播活動,讓更多普通人看到了那些為保障“復興號”安全而努力的鐵路青年。(《中國青年報》 2月12日)

  臨近春節,隨著客流量的穩步增長,春運也迎來了出行高峰期,各地運輸部門積極採取多種有效措施,保障大家平安回家。行百里者半九十。時間跨度長、任務重、變化因素多、壓力大,每一年的春運都註定是一塊難啃的“硬骨頭”。因此,只有逢山開路、遇水架橋,穩紮穩打、步步為贏,才能打贏春運這場必須拿下的硬仗。

  春運是一場“持久戰”。春運被稱為人類歷史上規模最大的、週期性的人類大遷徙。在40天左右的時間裏,有30多億人次的人口流動,佔世界人口的3/7,相當於全國人民進行兩次大遷移。為期40天的春運,註定不是一場“速決戰”“閃電戰”,而是很長一段時間的“持久戰”,需要綿綿用力、久久為功,切不可有絲毫的麻痹大意。

  春運是一場“遭遇戰”。在春運這場大遷徙中,有太多不可控的因素,會增加其難度。比如,雨雪霜凍等天氣是人們生活中熟悉的氣象現象,但這個“不速之客”往往容易給交通添堵,導致列車、航班延誤,影響大家的出行計劃。對於惡劣天氣等不可控的因素的“遭遇戰”,相關部門除了增強科學預測能力,也要提高研判水準並完善相關應急預案。

  春運是一場“攻堅戰”。春運年年有,問題還是那麼多。這其中不只是老大難問題,也有諸多的新矛盾、新需求。如今旅客對春運的需求已經從“走得了”變為“走得好”。在春運這場硬碰硬的“攻堅戰”中,我們要充分運用大數據,通過增開“夜間高鐵”、臨客等手段科學調度,千方百計增加運客量。同時,也要利用人工智慧識別等“黑科技”手段,縮短旅客進站候車時間,提高通行效率。

  眾人拾柴火焰高。春運是一項複雜的系統工程,各部門要密切配合、協同作戰,始終繃緊安全這根弦。“交通強國、鐵路先行。”雖然今年是“復興號”的第一個春運,但是鐵路作為中國交通運輸行業的中堅力量,有眾志成城的守望相助、有豐富的“實戰”經驗、有高科技的保駕護航,我們更加堅定打贏春運這場硬仗的信心。(台灣網網友:朱丹)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