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創新是中國高鐵前行的不竭動力

2018年02月14日 11:08:00來源:台灣網

  近日,國內分佈式光伏領跑者晶科電力宣佈,由該公司投資建造的濟青高鐵“高鐵+光伏”開發項目已全面進入實施階段,預計2018年6月30日前可正式並網發電。(2月12日中國經濟時報)

  在濟青高鐵沿線利用站房屋頂、站臺雨棚等閒置空間安裝光伏發電項目,實現高鐵建設和光伏建設的同步設計、同步施工、同步建成,充分利用可再生資源達到節能減排之功效,這絕不能説不是一個全新的、大膽的創舉。該項目全面建成後,將實現4500萬千瓦時的年均發電量,與火力發電相比,預計每年可節約標準煤1.5萬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3.9萬噸。以二十年使用年限計算,累計創造收益約7.6億元。

  值得稱道的是,高鐵與光伏兩大新興産業的強強聯手,將産生良好的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並釋放出重要的示範效應,其間的綠色、智慧、低碳理念熠熠生輝。

  安全、舒適、快捷的高鐵,在當下正如火如荼的春運中可謂是大顯身手。據了解,2018年春運,動車組列車每天開行數量將達5600余列,佔總開行列車8600余列的65%,動車組發送旅客日均將超過500萬人,佔比將達到57.5%。高鐵已然成為鐵路運輸中當之無愧的主力軍。

  放眼全球,中國高鐵被評為中國“新四大發明”之首,已然名動天下,享譽世界。這一切的一切,都與高鐵背後工作者的勇於探索、銳意創新是分不開的。

  技術創新,打造國家新名片。中國高鐵十年磨一劍,從無到有,通過引進、消化、吸收,在原有的技術基礎上進行自主創新,在鐵路建設、火車製造、資訊採集、調度控制以及運營管理和維修養護等各方面都擁有自主智慧財産權。通過多年的努力和積累,高鐵已然成為中國高端裝備製造業一張閃閃發光的金名片。

  標準創新,引領行業新標桿。去年6月上線、具有純正“中國血統”的復興號,就是由中國鐵路總公司牽頭組織研製、具有完全自主智慧財産權、達到世界先進水準的中國標準動車組,其本身具有良好的相容性能,在254項重要標準中,中國標準佔84%。

  服務創新,激活旅途新感覺。“刷臉”進站,無需車票與證件,人臉識別驗票只需3至4秒,大大提升旅客體驗感;掃碼訂餐,盒飯加菜不加價,還一口氣推出10元至99元不等的18種套餐,充分滿足旅客多元化需求;復興號免費Wi-Fi全程覆蓋,暢遊網路隨心所欲,出門在外如在家中;以紅、粉、藍、綠四色中國結分,分別代表老人、孕婦、行動不便者、孩童,便民服務愛心滿滿。

  習近平總書記曾經説過:“科技是國家強盛之基,創新是民族進步之魂。”創新是中國高鐵一路前行的不竭動力。在創新中不斷發展,在發展中不斷創新,中國高鐵正迎著世界驚嘆的目光貼地飛行,在“加快建設創新型國家”道路一馬當先,砥礪而行。(台灣網網友:李研宇)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