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交通強國榮承使命,牽起群眾幸福線、團結線

2018年01月02日 11:11:00來源:台灣網

  中國鐵路總公司工作會議1月2日在北京召開。鐵路總公司黨組書記、總經理陸東福在會上作了《交通強國 鐵路先行 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作出更大貢獻》的報告,總結了2017年工作,分析了面臨的形勢,部署了2018年以及今後一個時期鐵路重點工作,動員全路各級組織和廣大幹部職工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交通強國、鐵路先行,為促進經濟社會持續健康發展、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作出新的更大貢獻。(中國鐵路官方微信)

  交通運輸在國民經濟中先導性、基礎性、戰略性和服務性的功能屬性,賦予了交通運輸發展先行官的歷史定位。而鐵路作為交通運輸業中的實力擔綱,不僅承擔著國家需要時的特殊運輸責任,更是在民生發展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

  2017年,中國鐵路的發展取得了許多實質上的成就,復興號上線、西成高鐵開通、中歐班列連續開行、中國高鐵加快“走出去”的步伐。而在普惠民生方面,鐵路也通過七次調整運作圖,更精準地滿足了旅客的出行需求,相繼推出的網際網路訂餐、接續換乘服務、動車組自主選座、微信支付、常旅客會員積分等一系列服務新舉措,讓鐵路發展成果真正惠及廣大人民群眾,受到社會輿論的點讚。

  筆者認為,在拉動經濟增長、推進“一帶一路”戰略實施、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部署方面,鐵路做出的貢獻我們已有目共睹。而它在運輸扶貧、定點扶貧方面所作的貢獻更是值得我們肯定。

  “要想富,先修路”這句話並不過時。近年來,“八縱八橫”的高鐵網已成為拉動沿線經濟發展和百姓生活的重要引擎。這也使得沒有鐵路的地區盼望通火車,有鐵路的地區期待通高鐵,早日融入高鐵網,已經成了各地政府部門包括所有民眾的共同願望。為實現這一願望,一方面國家加大鐵路建設投資力度,力求讓更多的民眾享受到鐵路發展帶來的經濟“紅利”;另一方面鐵路部門也通過保留貧困地區慢火車,滿足民眾日常出行的基本要求,通過開行“務工專列”“返鄉專列”等公益扶貧列車、開設鐵路無軌站等措施讓貧困地區與“高鐵經濟”接軌。鐵路始終牢牢把握建設人民滿意交通這個發展目的,在扶貧道路上“全速前進”。也使得鐵路線成為深受群眾歡迎的幸福線、團結線。

  十九大報告中習近平總書記強調,“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必須把發展經濟的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把提高供給體系品質作為主攻方向,顯著增強我國經濟品質優勢。”“加強應用基礎研究,拓展實施國家重大科技項目,突出關鍵共性技術、前沿引領技術、現代工程技術、顛覆性技術創新,為建設科技強國、品質強國、航太強國、網路強國、交通強國、數字中國、智慧社會提供有力支撐。”等等,這些都為今後鐵路的發展提供了思路。即在黨的集中統一領導下,推動實現高品質發展、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打好三大攻堅戰、繼續推進服務民生等。

  回望2017年中國鐵路的發展成就,我們有理由相信,2018年,乃至今後,中國鐵路能扛起肩上的大旗,以促進我國經濟快速發展,增強百姓獲得感、幸福感為己任,用不斷提升的“中國速度”和“中國智造”承載國民開啟幸福的旅程。(台灣網網友:姜悅)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