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春運暢行與否需要民眾評判

2018年03月05日 15:51:00來源:台灣網

  “時代是出卷人,我們是答卷人,人民是閱卷人。”這是日前由新華社和中央電視臺聯合製作推出微視頻《答卷》的一句話。對於鐵路部門來講,人們春運暢行與否,需要民眾進行評判。

  轉眼間,春運已歷經40年。人們從“走得了”到“走得好”再到“走出新體驗”,見證著鐵路春運發展的巨變。曾經的“綠皮車”“紅皮車”已被越來越多的高鐵動車組所取代;曾經旅途主要用於充饑的泡麵已被網際網路訂餐所替代;曾經晝夜排隊的購票長龍已被“指尖”網路購票所代替。春運巨變所演繹的便民惠民效應已深深融入人們出行的每一個環節。

  今年春運,鐵路部門為踐行“平安春運、有序春序、溫馨,讓旅客體驗更美好”工作新理念,先後推出了擴大運力供給、提升旅客購票體驗等利民便民舉措,使人們出行更順暢、更便捷。如,春運期間,高鐵動車組實現日開行5600余列,佔列車開行總數的65%,成為真正意義上的鐵路春運助力軍;12306購票系統再度升級擴容至日售能力達到1500萬張,提升了百姓的購票體驗,讓人們切身感受到鐵路部門進入新時代所展示的新作為。

  近年來,隨著西成、渝貴高鐵的開通,一改“蜀道難”“黔道難”的出行歷史,為偏僻山區的人們打開了便捷出行之路。由於我國地域遼闊,不少偏遠山區的人們還需要搭乘更多的便捷列車返鄉過年,外出追夢。這就需要鐵路部門繼續堅持國家“精準扶貧”的戰略方向,為山區百姓打開脫貧致富和便民出行之路。

  春運中旅遊過年、反向過年已成為如今的新主流、新時尚。這種傳統觀念的轉變,使人們親情團聚從室內的小世界走向了外面的精彩世界。與此同時,一些老年人亦隨之開始加入了春運出行隊伍。如何面對這樣的特殊群體,鐵路部門的服務還需要有針對性的提升。或許説,可以説增開一些曾在央視焦點訪談中出現的“開往春天的列車”,有特色的旅遊列車,不僅可以讓出遊的老人避開與返鄉流的集中疊加,而且還可以提升老年人的出行體驗。

  近年來的春運,鐵路部門不斷創新服務內容和形式,全力打造出行智慧化、服務質化化、溫馨全程化的出行環境,人們出行的獲得感、幸福感、安全感與日俱增。

  據媒體報道,春運27天以來,全國鐵路累計已發送旅客25187.6萬人次,同比增長增加 1492.1萬人次,增長6.3%,運輸秩序平穩有序。春運雖然還未結束,但在這些數據和結果中,人們或許能找到答案。(台灣網網友:宋文強)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責任編輯:王鑫]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