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爸爸去哪兒》是否算電影説起

時間:2014-02-13 12:51   來源:台灣網

  首日9200萬,首周4.6億,10天5.7億,幾乎打破了所有國産2D電影的票房紀錄,按説這麼部電影應該讓群眾們都喜聞樂見,但不少觀眾甚至不承認這是一部電影,對其口誅筆伐乃至號召抵制,連帶著微博上讓此片“滾齣電影圈”的段子都成了熱門話題——這部引發口碑與票房巨大反差的電影就是《爸爸去哪兒》。

  所謂口碑與票房的倒挂,在國産電影領域已經不是新鮮現象了,但《爸爸去哪兒》在一路票房高歌猛進時,引發的批評浪潮之猛前所未見:以前罵電影也就是罵“爛片”,但面對《爸爸去哪兒》這部影片時,包括知名娛樂策劃人獨孤意在內的許多業內人士和廣大網友甚至認為其根本就不能算一部電影——連“片”都算不上,自然連“爛片”也不夠格。

  坦率説,從類型片的角度來看,《爸爸去哪兒》的確有點四不像,雖然放映時從技術層面將其歸於紀錄片的範疇,但其核心就是一期親子類的綜藝真人秀節目,就是湖南衛視播出的《爸爸去哪兒》節目的電影版而已——真人秀節目廣義上也可以算作紀錄片,但畢竟沒那麼典型。不過,真要掰扯概念的話,凡是有足夠時長的一段活動影像就可以被當做電影,至於當下在院線放映的商業電影,只要經過一系列審批手續,進行了商業放映行為,那就是“片”。

  如果説,真人秀節目搬上銀幕不算電影,那一部話劇搬上銀幕算不算電影?一場行為藝術搬上銀幕算不算電影?事實上,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最早的電影都算是紀錄片,而一些話劇、行為藝術也常以電影膠片的形式記錄下來並進行放映,特別是一些富含當代藝術氣質的影片,上述形質都屢見不鮮。

  所以,説《爸爸去哪兒》重新定義了電影,是不熟悉電影史的誇大其詞,我們至多能説:《爸爸去哪兒》拓寬了國産商業電影的類型樣貌。不過從某種意義上看,《爸爸去哪兒》的火爆熱賣在世界電影産業的坐標裏也有其獨特的地域意義:此前在西方影壇,更多的是電視劇、電視動畫片推齣電影版放映,這類電影作品也是整個影視敘事系列中的一部分,基本都可算作故事片;而《爸爸去哪兒》則完全是將一檔親子類綜藝真人秀節目原封不動的搬上銀幕,並取得空前的成功,這在世界電影産業史上是沒有先例的(鳳毛麟角的海外例證之一是改編自電視整人節目的美國電影《搞怪蠢蛋秀》),即使在《爸爸去哪兒》節目的原産地韓國,這也只是一檔火爆的電視節目而已,並未被改編成火爆的商業電影。

  公允地説,《爸爸去哪兒》是國産電影在內地市場上的一次成功探索,而且完全建諸在本土經驗的基礎上,反映出了國內影人對於國內電影市場獨特性的認知。國人觀影,可能總有些“看戲”的心理,學界對中國電影也有過“影戲”美學的闡述,從一開始,中國觀眾在很大程度上就是把電影理解成銀幕上的戲臺,逢年過節的時候看場廟會瞧個大戲湊個熱鬧,也正是《爸爸去哪兒》的觀影心理基礎之一。家長們帶著孩子們走進影院,聊天的拍手的説笑的嬉鬧的全作一團,但並沒有人介意,這正是《爸爸去哪兒》所呈現出來的獨特觀影氛圍——一次春節期間的親子大聚會。從電影史的角度來看,電影其實最早就生存在遊樂場、馬戲團之類的地方,本就是市井小民們看西洋鏡的地方,由此來看,《爸爸去哪兒》倒是傳承了影史祖先們廟會和鎳幣影院式的原始娛樂功能。

  也正因為此,《爸爸去哪兒》是否對後來者有借鑒意義,很難評估(詬病其拍攝時間短毫無意義,這本就是一檔電視節目,真要算時間得把電視節目的製作時間都算上才公平)。而另一個不爭的事實是,《爸爸去哪兒》的火爆也反映出國産喜劇電影、親子闔家歡電影的匱乏,賀歲檔求片若渴,才會反襯出《爸爸去哪兒》的火爆。此外,從電視節目到電影,《爸爸去哪兒》一直把幾個懵懂小童作為娛樂産品的核心,對其身心發育究竟有何深遠影響,可能需要兒童心理學方面的專門評估——尼爾?波茲曼當年説過的“童年的消逝”和“娛樂至死”,如今依然細思恐極。 (台灣網網友:圖賓根木匠)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