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會平常心 “不溫不火”的春運印記

時間:2014-02-12 15:31   來源:台灣網

  馬上就要到元宵,一般來説春運的返程高峰將在這個時候得到體現,同時也意味著馬年春運的工作也進入到收尾階段。在春運熙熙攘攘的40天中,我們聽到各種關於回家路上的吐槽。譬如“媽媽去哪兒”的曲線智慧和無奈,也有騎馬回家的一路風塵和瀟灑。同時在春運主戰場的鐵路領域,我們當然還能聽到各種各樣“春怨”般的吐槽,而這其中12306以及火車票退票制度成了當仁不讓的“焦點之王”。

  春運裏,你我都是常客,也都用自己的經歷來咀嚼這種史詩般的回家滋味。在明白了中國運力和春運客流量是現階段幾乎不可能化解的矛盾之後,我們也學會了用平常心去看待那一路的“滿滿噹噹”。在網際網路時代的觸角已經幾近零死角的背景下,我們也用12306去替代了那一夜的漫漫排隊。回家之前的“預備動作”大縮減,目前來看對於出行者來説倒有點是網路知識普及下的享受。但是,出行高峰期的一票難求,依然是讓我們感到焦慮。

  與此同時,我們也等來了鐵路總公司關於春運一票難求的回應。和以往鐵道部時期自信滿滿相比,這次似乎有點低調——“解決春運一票難求沒有時間表”。聽到這樣的聲音,按理來説應該是失望的,卻沒有引來太多的非議之聲。用誠懇去回應那些焦慮盼望的眼神,也許是最好的的答覆。

  而對於已經開始走入市場的鐵路部門來説,春運期間的一票難求不再是單一的運輸能力,還會倒推著出行者自己的選擇立場。節前對於黑龍江高速是否免費的大討論,也正是一部分私家車主們用自己發聲來要求一種福利兌現。

  這個春運裏,依然延續著利益述求。就站票半價問題,較真的廣州市民雷闖狀告廣深鐵路股份有限公司,而廣州鐵路運輸法院當場立案,該案將在春運結束後開庭審理。不管道理是在公説婆説,公民已經選擇用自己的方式來參與到春運的感知中。從這個角度,倒不失為一種進步。

  當然,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層面的解讀,對於像筆者這樣的百姓來説,春運更多的感想一定是體現在票是否更好買、車是否更好坐。在大年初七,筆者的岳父岳母要從東北回到江西,在12306上面,筆者還是幫老人家買到回家的火車票。當然,買到的是硬座,同時也是當天最後的兩張票。回來之後老人家説30多個小時屁股坐得挺疼,不過唏噓之餘,還是説道“終究是可以回來”。

  當人們更多的選擇在家鄉創業打工的時候,當老人們選擇逆向團聚的時候,在更多的私家車、航班甚至是摩托車鐵騎自己回家的時候,其實這也是大家用自己的方式來“春運”著。今年的新聞已經看不到往火車廂塞人的難堪,也沒有以往的那種火急火燎,或許就是一種不溫不火,才使得春運回家的路,不再有往常的那種擁堵記憶。(台灣網網友: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