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用工荒”何以愈演愈烈

時間:2014-02-12 15:58   來源:台灣網

  據中國之聲《新聞和報紙摘要》報道,春節剛過,農民工們紛紛開始南下北上求職。記者見聞:感受節後“招工難”和“用工荒”。(2月10日新華網)

  最近幾年,春節過後的“招工難”問題愈演愈烈:不僅在東部沿海地區出現了“搶工”現象,就是在中西部地區,有些省市政府部門也開始出手干預“農民工的流動”,希望本地農民工能夠就近就地就業,首先滿足本省本市之所需。這使中西部地區與沿海地區對農民工的爭奪越來越趨於激烈。

  儘管有些打工者趕在春節長假結束前就已陸續返回打工城市,但作為一種特有的社會現象,節後用工荒還是如期而至。

  從表面看,“招工難”這幾年頻頻發生,原因不外乎四個方面:一是中西部快速發展,與東部地區産業結構雷同化提高,客觀上導致孔雀東南飛的動因減少;二是城市化發展加快,城市生活水準越來越高,城市病普遍蔓延並有加重趨勢,阻嚇了農民工進城衝動;三是農民工本身結構發生深刻變化,新生代權利意識逐年提高,廉價勞動力時代漸行漸遠;四是社會建設跟不上,一方面,新一代農民工如無根之萍、難於安定;另一方面,他們還不能適應即將到來的産業升級要求。

  在年後這場東西部用工爭奪戰中,與其説看到了勞動力價值的增長,不如説看到了提升農民工權益之艱難——工廠仍然希望通過賺取工人的廉價勞動維持現有發展模式,城市仍然希望靠農民工的廉價勞動維持既得福利。

  而要解決愈演愈烈的節後“用工荒”問題,要從政府和企業兩方面入手。

  政府方面,首先應做好服務這個角色。政府需要調整就業政策,通過推進戶籍改革、提高基本公共服務均等化程度等,提高農民工就業的穩定性。在公共服務上多下功夫,以創造很好的教育、培訓、社保、住房等各種環境來吸引他們。

  而後是企業方面,如果説以前多數的企業利潤是建立在“廉價勞動力”的基礎之上,那麼為了破解“節後用工荒”的難題,吸引農民工,企業就有必要開始嘗試壓縮利潤空間,真正的做到對勞動力“讓利”,並從各方面改善工人工作環境,加強企業文化建設,考慮到勞動者的職業訴求,最大程度滿足勞動者的職業期望。只有從多方面入手消除他們的後顧之憂,才能留住他們的人和心,從而破解“節後用工荒”的難題。(台灣網網友:袁寶)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李傑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