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海洋問題上美澳日應尊重事實

時間:2013-10-08 13:34   來源:台灣網

  日本外相岸田文雄、美國國務卿克裏和澳大利亞外交部長畢曉普10月4日下午在印度尼西亞巴厘島舉行戰略對話併發表了聯合聲明。鋻於中國在釣魚島問題上的動向,聲明表示“反對任何有可能改變東海現狀的強制性、單方面的行動”。聲明還就中國與東盟部分成員國存在主權之爭的南海問題表示應保證“航行自由”、遵守國際規範。(10月5日鳳凰衛視)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7日就第五次美日澳三邊戰略對話部長級會議發表含涉東海、南海問題內容的聯合聲明答記者問時表示,美、日、澳彼此是盟友關係,但這不應成為介入領土主權爭議的藉口,否則只會使問題更加複雜化,損害各方利益。(10月7日 新華網)

  亞太經濟合作組織(APEC)是亞太地區最具影響的經濟合作官方論壇,同時也是亞太區內各地區之間促進經濟成長、合作、貿易、投資的重要論壇平臺,其運作是通過非約束性的承諾與成員的自願,強調開放對話及平等尊重各成員意見,不同於其他經由條約確立的政府間組織。APEC主要討論與全球及區域經濟有關的議題,如促進全球多邊貿易體制,實施亞太地區貿易投資自由化和便利化,推動金融穩定和改革,開展經濟技術合作和能力建設等。

  而美澳日三國外長在APEC會議期間發表如此政治話題,是借助APCE平臺的影響力闡述自我的政治立場和宣揚自身的政治意見。這對在一個經濟論壇上本該討論的話題而言是本末倒置的做法,這是赤裸裸地蔑視APEC會議與會各方的交流之心,是無視APEC作為在經濟議題領域的重要地位。事實上,來參加APEC會議的相關國家都是是想通過會議上的各方經驗交流,獲取自身發展經濟的良方,而並非是來這裡花費寶貴的時間,聽個別國家像怨婦一樣嘮叨一個本就是過於牽強的且被強制灌輸主觀色彩的政治話題。第一,這個話題沒有什麼營養,在美澳日的相關言辭上可以看出過於強詞奪理。第二,這個話題與經濟無關,對眾多與會國家參加論壇汲取經驗發展自身經濟,走向國家經濟之路的穩快發展的初衷沒有任何切實利益和意義。

  美澳日在聲明中的強詞奪理表現在誤導輿論、偷換概念。釣魚島問題不是國際問題,而是中國的主權問題,更是中國在海洋權益受到侵害的證據和現實寫照。美澳日三國外長就釣魚島問題發表“反對任何有可能改變東海現狀的強制性、單方面的行動”這一聲明的做法是站不住腳的,第一他們沒權就中國在非國際問題的釣魚島問題上的相關動向發表任何意見,第二他們也無權對本身就是分屬中國內務的主權維護行為的正常巡航做任何評價。其次,美澳日三國外長還就中國與東盟部分成員國存在主權之爭的南海問題表示應保證“航行自由”、遵守國際規範。這一表態更是毫無道理,在南海問題上從來不存在主權問題爭端。

  根據中國與相關東盟國家簽署的《南海各方行為宣言》相關內容:各方重申尊重並承諾,包括1982年《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在內的公認的國際法原則所規定的在南海的航行及飛越自由。各方承諾保持自我克制,不採取使爭議複雜化、擴大化和影響和平與穩定的行動,包括不在現無人居住的島、礁、灘、沙或其他自然構造上採取居住的行動,並以建設性的方式處理它們的分歧。

  《南海各方行為宣言》是中國與東盟簽署的第一份有關南海問題的政治文件,對維護中國主權權益,保持南海地區和平與穩定,增進中國與東盟互信有重要的積極意義。中國在南海的海洋行為首先都是在《聯合國海洋公約》的合法框架下進行的,公約規定一國可對距其海岸線200海裏(約370公里)的海域擁有經濟專屬權。中國在南海的維權行為一直以來都是嚴格明確的中國國境內進行的,美澳日三國外長批評中國不尊重“航行自由”是罔顧《聯合國海洋法公約》對一國經濟專屬區的達成的共識,同時也是在變相地分裂中國領土完整、挑釁中國主權。

  另外,一直以來在南海問題上興風作浪的東盟相關國家,他們違背了南海在中國和平開發意識下“主權歸我,擱置爭議,共同開發”的時代選擇,並伺機挑起南海爭端,使得南海局勢緊張升級,為自身謀取更多政治利益實現竊奪中國南海的野心。因此,美澳日三國外長的批評對象本身就是錯誤的,使得這所謂的三國聯合聲明看著更像是自導自演的鬧劇罷了。身為亞太地區間的大國,美澳日三國更應該拿出態度和相應的大國責任,尊重事實,承認中國在海洋問題上遭受侵權的現實並肯定中國在海洋維權上的正面積極的做法。美澳日三國倘若不能以真正的大國情懷待人,不能給別國起個好頭,做好榜樣,而是一昧詆毀攻擊他國,這只能是有損該三國的政治形象和國際地位,降低該三國在相關言論上的權威性和可信性。(台灣網網友 周成洋)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