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愛國可不可以換個説法?

時間:2013-09-18 13:33   來源:台灣網

  又到一年“九一八”。每年的這個時候,中國很多城市的上空都會拉響刺耳的防空警報,來提醒和平年代的人們,不要忘記那曾經恥辱和悲痛的歲月。去年的9月18日讓人印象深刻,因為日本導演的釣魚島鬧劇,讓民族情緒為之燃燒憤怒。在席捲全國的遊行隊伍中,少數被狹隘愛國情緒所綁架的激進青年,用砸壞同胞的私有物産,甚至是重擊日係車主頭顱的方式,來發泄心中莫名的怒火。這讓人感到窒息和不安。

  確實,對日本這個國家要永遠保持警惕!有種説法是,這個歷史上傷害中國最深的國家,由於本國的土地和資源瓶頸,要謀求更大的突破,似乎只有用窮兵黷武來擴張版圖。這種上世紀的思想,現在在當下依然有很大的市場。其實想想看,日本已經用它自己新興的方式,來了次“另類”的稱霸世界:曾經的日本製造讓無數國家為之欽佩,他們用購買洛克菲勒大樓的方式,來讓整個美國為之震驚,這也幾乎成了戰後日本的最巔峰狀態。而後面泡沫經濟的破滅,日本的衰敗,這也是後話。

  雖然“中日之間必有一戰”的説法過於吊詭,但不可小覷日本在我們周邊所散發的負能量。與狼共舞,中國理應有這種心態和能力。兵法有雲“攻心為上、攻城為下”。當今世界波譎雲詭,犬牙交錯的利益爭端在世界各個角落輪番上演。然而更多的形態是對話交流、談判鬥智,如果動輒用戰爭來解決問題,那這個地球估計早已經毀滅了數百遍。這也闡明瞭大的方向:在不刻意追求敵人和朋友的定位下,雙方共同的利益才是中日之間最根本的紐帶!

  中國人都清楚,要把日本囂張氣焰滅掉,只有在世界政治、經濟、軍事、體育、科技、教育、民生等全面超越日本,用美國式的強壯肌肉讓其噤聲。但遺憾的是,在國內甚囂塵上的,更多的則是以愛國之名而四處流淌的憤怒,這種憤怒在連篇累牘的鼓噪中、在抗日神劇的催化下日漸膨脹。以至於“打小日本我捐命”的網路黑色幽默倒成了硬氣的標簽。其實大可不必,再多的憤懣,再強的叫喊,在國家發展命運和國際和平主題之下,反倒成了可有可無的背景音樂。

  我們支援一種正視歷史的態度,而這種態度將由國家支撐。但我們又反對一種思想上的暴力,這種暴力幾乎可以強拆一切理性的建築。當日本右翼的小丑在上下跳梁之際,我們這邊氣的捶胸頓足的,恐怕也産生不了什麼蝴蝶效應。當然我們也不主張用羊的善良,去融化狼的奸詐。恐怕用一種不卑不亢、不偏不倚的態度,將是中日關係最好的對症下藥。

  中國現在改革開放的深水區,還有很多硬骨頭要啃。千頭萬緒之際,在關乎我主權的釣魚島問題上始終保持強者姿態。9月10日7艘中國海警船釣魚島領海內巡航,這也中國政府公務執法船第59次在中國釣魚島領海內巡航。強大祖國早已胸有成竹,而作為國人的我們,反而更應該舉重若輕些。在自己的崗位上發光發熱,以這種方式來壯我國防,恐怕沒有比這更好的愛國方式了。在這九一八的82週年之際,説愛國則更應該風輕雲淡些。雖然少了些熱血沸騰,但這不正是一種成熟的大國姿態嗎?(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