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丹在災區“做什麼”更重要

時間:2013-04-24 11:06   來源:台灣網

  4月22日,體育明星林丹和謝杏芳夫婦進入蘆山縣城,在蘆山縣民政局外,現場捐出220萬善款。據了解,林丹此行是與其代言的某品牌贊助商一道前往的,是第一個已知有報道的到達蘆山的明星。(4月23日 中國青年網) 

  林丹是否添亂,成了這位體育明星馳援災區後的意料之中的問題。面對記者拋出的72黃金救援時間未過,此時在災區是不是不太合適。林丹給出自己的回答:“做自己認為該做的事”。在他看來最重要的是每一分錢每一件物品都可以實實在在的落到災民同胞的手上。 

  話是這麼説的,人也是這麼做的。當然這次林丹夫婦並不是兩個人在戰鬥,和他們一起來的還有某著名糧油品牌,他們帶來了1200萬元的物質和錢款。然而有種聲音卻甚囂塵上,認為以林丹為首的這個團隊,是打著救災的旗號,來進行一次情感行銷的廣告策劃,同時也是來“添亂”的。 

  有著這種思維慣性的人確實不在少數,商業時代人們渴望一種最真誠的人性回歸,這本無可厚非,但是在災區救援的非常時刻,我們還要苛責某些企業出錢出力,僅僅因為他們在林丹衣服上打了LOGO,是不是有點過了? 

  災區救援正在深入進行中,物質錢款大量紛紛涌入,容易讓人造成已經飽和的假想。然而事實上遠非如此,在當下救災和以後漫長的重建工作中,錢物都將是需要大量投入的。在這個有錢出錢有力出力的當口,我們理應相信送上溫暖的那雙手是溫暖的,心是真誠的。 

  拋棄成見,不僅僅因為我們面對的是天災。而讓事態往好的方向發展,就是阻斷於人禍産生的任何可能性。在非常時期,正是民族血性涌動之時,我們更容易被感動,我們更容易去牽掛。有人有這個能力,一如林丹,能夠有組織有目的的安然抵達災區展開相應的工作,在沒有任何報道顯示他們“添亂”的同時,我們是否應該為其致敬呢? 

  別太在意林丹是來作秀,如果真要計較,林丹軍人的身份是否該讓質疑釋懷呢?或許又有人又槍頭掉轉,説謝杏芳不是軍人,他們受贊助企業的動機……云云。救災不是烹飪,不應該有眾口難調的無奈。我們看到的是夫妻兩人齊心把物質送到第一線的民眾手中,我們看到的是個人220萬和贊助企業1500萬的付出。擠兌林丹的那些人,為何不問問災區民眾的感受呢?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救災,恐怕也是如此。(台灣網網友 謝偉鋒)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扶海濤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