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一種愛心都不容侮辱和傷害

時間:2012-10-02 15:38   來源:台灣網

  捐獻愛心,本來是一件光榮和高興的事情。

  可是如果因為獻愛心,反而被傷害和侮辱的話,這種委屈估計誰都受不了。

  但是這樣的事情就發生在雲南鶴慶縣民政局。9月28日,《雲南資訊報》報道,雲南大理州鶴慶縣的一位小學老師,帶著學生和老師們的一筆愛心捐款共計3393.5元(其中學生捐款2323.5元,老師捐款1070元),到民政局想捐給雲南昭通地震災區,可是民政局不但以“不收現金”為理由拒收這筆捐款,而且還責怪他們募捐的零錢太多不好數、嫌棄他們捐的錢少。

  這是對愛心的侮辱和傷害。每逢什麼地方發生大災大難,我們就有“一方有難八方支援”的傳統,特別是那些還在上學的孩子們,也會響應學校和老師的號召,把自己的零花錢捐出來。這筆來自學校的捐款,零錢多、數量也不是很大,估計就是這種情況。

  在孩子們看來,他們在捐出自己5元、10元的零花錢的同時,也是在捐出了自己的一片最為純真的愛心。但是,當他們知道,某些民政部門的叔叔阿姨們其實並不看重他們捐出的這一點點零花錢,甚至還嫌棄他們給添了麻煩的時候,你讓他們還幼小的心靈情何以堪?不光是孩子們,就是我們這些成人,遇到其他地方發生天災人禍,我們捐款也多是量力而行。我們敬佩那些一下子就捐出幾萬,甚至幾十萬、上百萬的企業家、明星們,但是我們也應該對那些捐出5元錢、10元錢的好心人表達足夠的尊敬。

  汶川地震的時候,一個乞丐爬行給街頭的募捐箱,放進自己行乞討來的錢的那張圖片,曾經感動了無數人,讓許多人看了都禁不住鼻子發酸。錢可以有多有少,這在於個人的能力大小;但是我們捧出的一顆心卻是相同的,大家都希望可以憑藉自己的力量,去幫助那些受災的人走日走出痛苦和困境。負責慈善和捐款工作的鶴慶縣民政局的那位工作人員,顯然缺少這種覺悟和愛心,她不但不感謝大家的支援,反而以為大家來捐款是給她帶來了麻煩。而且,在這位民政局工作人員的眼裏,愛心是可以拿捐款數量多少來評判等級和優劣的。捐款多了,就是愛心大,我就要熱情接待;捐款少了,就是來“添麻煩的”,我甚至可以直接把你轟出去。

  中國的慈善事業本來已經是非很多,所謂的郭美美更是把中國的慈善事業給拉入了一個低谷。如何走出這種低谷,我們需要的是一種健康透明的慈善收支公開和監督;我們需要的是無數在民政部門和其他部門從事慈善捐助工作人員的認真、熱情和負責,而不是像鶴慶縣民政局那位工作人員一樣把大家的愛心往外推。 (台灣網網友:張軍瑜)

(本文為網友來稿,不代表台灣網觀點)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