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台灣網移動版

    台灣網移動版

兩岸快評:引發蔡英文急眼的大陸網友文章,“錯”在了哪?

2019-07-13 09:16:00
來源:台灣網
字號

【兩岸快評第74期】 

  一位大陸網友,在看到臺灣媒體的新聞報道後,有感而發,寫成一篇文章,通過投稿郵箱發送給了某個網站。文章發表後,引發其他媒體關注,於是,有的媒體全文轉載了,有的媒體摘編引用了……事情發展至此,一切看上去都挺正常,但接下來的劇情,就有點匪夷所思了。

  台灣網《網友快言》欄目9日發表的一篇網友投稿《今日蔡當局霸道拔“管”,明年民眾輕鬆拔“蔡”》,引發了臺灣民進黨當局從上到下的全方位批判,“綠油油”的臺灣紙媒《自由時報》與電視臺《民視》最先報道,稱“有23家臺灣網媒全文轉貼中國國臺辦旗下的台灣網文章,惡意攻擊‘我國政府’”。

  就因為這篇文章來自大陸媒體,就因為轉載的是臺灣媒體,所以臺當局發火了,扣了頂“紅色媒體”的大帽子下去,被壓得喘不上氣來的臺灣媒體們,還想談什麼“新聞自由”?還想要什麼“民主”?如今都只剩下瑟瑟發抖的份兒了!

  眼看著兩岸民間交流一浪熱過一浪,花了三年多時間好不容易把兩岸關係從和平發展降溫到政治冰封的民進黨當局,怎麼還能坐得住呢?於是,我們看到他們對兩岸民眾間的交流,從最開始的言語勸阻到恐嚇威脅,再到“修法”制定具體的懲罰措施……伴隨著越來越多臺灣民眾把自己的未來寄希望於大陸的時代趨勢,民進黨嚴懲赴大陸參加交流活動的“修法”也是一天強過一天。這不,蔡英文正愁自己剛剛聲明的“立法機構下會期完成‘中共代理人’修法”沒個正當藉口呢,這23家媒體就自己送到府了。

  也許是太過興奮,民進黨當局的官員們,一會兒説“這23家媒體的冷門程度,多數臺灣人聽都沒聽過”,一會兒又説“造成了臺灣社會的對立和衝突”。所以,這23家媒體到底是有影響力,還是沒有呢?如果有影響力,那他們選擇轉載這篇文章,肯定是因為文中的觀點代表了大部分臺灣民眾的看法;如果沒有影響力,又何來“造成了對立和衝突”一説?總之,正話、反話全都讓這些綠營政客們説了,只要能達到嚇阻兩岸民眾交流的目的,連自己的論點前後矛盾、自製的謠言漏洞百齣都顧不得了。

  為了阻止臺灣民眾來大陸參加交流活動,民進黨真是煞費苦心,“綠色恐怖”的劇情越發刺激。蔡英文辦公室發言人丁允恭説“不友善境外勢力對媒體及社會的滲透,構成對民主政治的傷害進而危及‘國安’”,但話鋒一轉,他又提到了“重點”——“今天的‘紅色滲透’事件,正證明‘修法’的必要性與急迫性”。看看,三句話就露餡了吧?臺當局從上到下如此大陣仗揪著這23家臺灣媒體不放,説到底,還不是為了早日通過那些阻撓兩岸民間交流的法案!

  民進黨官員們那些越聽越像諜戰劇的臺詞,看在大陸網友們的眼中,真的有一種“不知今夕是何夕”的感覺。為了選舉,他們編造出了多少跟“紅色媒體”一樣根本不存在的“假新聞”“假名詞”,卻還賊喊捉賊地扮演起受害者的角色來。當世界各地的政府都在為民生經濟尋求提高之法的時候,恐怕只有臺灣的民進黨當局,為了一黨之私、一己之利,使盡全身力氣想把全體臺灣民眾拉上他們心心唸唸的“臺獨戰車”吧?丁允恭的話,根本就是本末倒置、偷換概念!

  大陸網友是一個有溫度、有情懷、有態度的群體,他們寫的文章,自然是代表了大陸網友的心聲。仔細觀察過大陸對蔡英文當局批評言論的人一定都能發現,不管是國臺辦或中央媒體,在這方面都是很克制的。這篇網友文章中引用的新聞報道均來自臺灣媒體,如果臺當局認為這裡有“假新聞”的存在,也該自己去源頭上尋找,而不是僅靠一句“假新聞”就來給大陸網友“定罪”。

  民進黨標榜的“新聞自由”早已是只有“臺獨”才能享受的自由,就如大陸學者李振廣説的:蔡英文正在剝奪臺灣民眾享有的言論自由,扼殺臺灣的民主成長,不僅打壓兩岸民間交流,甚至連和蔡當局不同主張的臺灣人士或媒體都要趕盡殺絕,她正一步步走向法西斯統治。(馬蕭蕭)

[責任編輯:趙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