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進黨如何面對Chaiwan崛起?

時間:2009-06-03 09:13   來源:台灣網

  6月2日,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秘書長白為民(右)與臺灣對外貿易發展協會秘書長趙永全簽訂雙方合作協議。當日,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産業合作研討會在臺北召開,吸引了包括臺灣五大面板生産商在內的眾多廠商參加。中國電子視像行業協會組織大陸9家主要彩電企業赴臺參加海峽兩岸平板顯示産業合作研討會,落實對臺近22億美元面板採購計劃並進行技術交流。(圖片來源:新華社)

  這兩天在臺灣,打開電視、網路、報紙到處都看得到有關“Chaiwan”的討論。這個在英文字典裏查不到的單詞的創造者是韓國媒體,刻畫出韓國人對“大陸加臺灣”的恐懼。香港中評社今天發表分析文章指出,這個字點醒了許多臺灣人,合則兩利,兩岸結合的時代來了,許多人都做好了迎接和平紅利的準備,現在就看民進黨如何面對Chaiwan的崛起。

  文章説,高雄市長陳菊訪問大陸後,儘管綠營縣市長絡繹不絕準備登陸找商機,民進黨還是不肯面對現實。綠營菁英們不是不懂,而是害怕,不知道要怎麼面對,Chaiwan狂潮來得太快、太猛,讓他們反對兩岸和解的聲音在臺灣變得越來越微弱。民進黨只好透過在“立法院”卡陸生來臺、承認大陸學歷等一系列杯葛兩岸政策的作為,吹著口哨壯膽,凸顯自己的存在。雖然他們也清楚,以綠營在“立法院”的席次,這些杯葛動作實際上也發揮不了效果。

  綠營要角內心的恐慌不難想像,誠如陳水扁日前在臺北看守所內的放話,“陳菊去了大陸,民進黨的中國論述就破了”,他們憂心如果軟化“中國政策”,再軟也軟不過藍營,而且勢必造成內部的分裂,無法得到“獨派”的認同。若要採取強硬作風,背離民意的苦果就像2008年失去政權,後面還有一長串的敗仗等著,兩難之間極難取捨。

  民進黨下臺之後手上的籌碼已經不多,陳水扁那套衝擊兩岸、國際的戲碼,雖不見容于國際社會,造成兩岸長期緊張,依舊強烈主宰著綠營。蔡英文到目前為止,還拿不出一套具説服力,且可行的兩岸政策論述。民進黨“立法院”黨團今天要祭出甲級動員杯葛開放大陸學歷的修法等,已被譏諷“臺灣難道要繼續成為全世界唯一不承認北京大學學歷的地方”!

  做為旁觀者的美商、韓國媒體都看到了Chaiwan的威力,也相信這只是兩岸聯手的開始。過去60年曆史的因緣際會讓兩岸分開一段時間,兄弟登山各自努力,壯大之後現在有機會合作,不論是一起打老虎,還是上戰場,當然都是胳臂朝裏彎。金融海嘯給了兩岸合作的契機,綠營及其支援者應該捫心自問,如果現在是民進黨執政,兩岸關係緊張如昔,臺灣會有這麼快速的復蘇嗎?

  文章最後説,可以理解民進黨面對Chaiwan的崛起必然痛苦萬分,因為他們過去極盡扭曲所打造出來的路線,突然變得不堪一擊,有些人只好硬是撐住,告訴外界他們沒有背棄原有的政治信仰。然而,時代的浪潮不會等人,個人可能因為判斷錯誤失去獲取利益的機會,政黨則可能因為沒有抓住浪頭,整個被巨浪所吞噬。這是民進黨現在最沉重的挑戰,也是蔡英文的挑戰。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趙靜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