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岸産業互助 攜手共進國際市場

時間:2011-04-27 08:55   來源:台灣網

  “2011年兩岸中草藥産業合作及交流會議”4月26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兩岸與會代表認為,雙方中草藥的科學研究合作已進行多年,未來要加強藥效檢測和現代化,加速中草藥國際化,攜手共進國際市場。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今日刊載社評表示,兩岸關係自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展現高度的和諧,兩岸現已經邁向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大道。希望未來臺灣內部能形成共識,共同推動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同時強化兩岸“搭橋專案”、促進新興産業合作,讓兩岸産業能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

  全文摘編如下:
 
兩年多來的兩岸關係發展,使臺灣有機會達成馬英九所揭橥的“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臺商營運總部”與“外商區域總部”願景,開創黃金十年,再造顛峰。

  據報道,“2011年兩岸中草藥産業合作及交流會議”4月26日在臺北圓山飯店舉行,兩岸與會代表認為,雙方中草藥的科學研究合作已進行多年,未來要加強藥效檢測和現代化,加速中草藥國際化,攜手共進國際市場。

  我們非常樂於見到兩岸中草藥的合作有積極性的進展,未來希望兩岸持續在新藥研發、臨床試驗、品質把關上有更多合作,強化中草藥的合作,共同發揚中華民族老祖宗的智慧結晶,也希望兩岸進行其他産業的全方位合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為兩岸産業合作發展共同開創美好的明天。

  兩岸自從2010年6月29日海協與海基兩會簽署“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ECFA)以來,許多産業已經享受到降低關稅與排除關稅障礙所帶來的利益與便捷,也為兩岸産業搭建好良好的合作平臺,兩岸合作平臺搭好後,接下來就看兩岸企業家登臺演出。

  針對兩岸産業合作議題,過去臺當局“經濟部”推出兩岸“搭橋專案”,優先選擇15項産業,列為産業交流合作的項目。共辦理中草藥、太陽光電、車載資通訊、通訊、LED照明、資訊服務、風力發電、流通服務、車輛、精密機械、食品等10多場次的産業交流會議,促成500余家兩岸企業商談、100余家企業進行合作,並簽訂50余件合作意向書,成果相當豐碩。

  初步達成具共識之合作議題,包括開拓新興市場、相互檢測認證、合作生産研發及兩岸産業鏈整合等,透過兩岸産業整體及共通性平臺交流,已使臺灣廠商在大陸市場較其他地區廠商具競爭優勢,也使得兩岸産業合作邁向新的里程碑。

  然而,根據相關業者表示,兩岸搭橋專業目前約莫3個月至半年舉辦一次會議,雖然有相當多的成果,但是推動的速度卻不符合産業界殷殷的期待,希望兩岸能加快步伐,以期在日益競爭激烈的國際經濟社會中,能為兩岸産業合作創造更多的商機。

  除此之外,在新興産業發展方面,目前臺灣推出“六大新興産業”,包括生物科技、綠色能源、精緻農業、觀光旅遊、醫療照護及文化創意等。同時大陸也在“十二五規劃”中,將新能源、節能環保生物育種、新醫藥、新材料、電動汽車、資訊産業等列為“七大新興産業”。

  臺灣的六大新興産業,與大陸七大新興産業共同性非常高,尤其是節能減碳、環保等産業的發展,不但符合全球産業發展趨勢,也符合兩岸産業的共同利益,兩岸若是在這些科技産業方面,能共同研發技術,制定規格標準,合作開發生産,相信必能為兩岸科技産業發展開創嶄新的明天。

  兩岸關係自2008年國民黨執政後,展現高度的和諧,尤其是兩岸兩會恢復協商以來,兩年多來已經舉行過6次會談,簽署15項協議,有效解決兩岸交流所衍生的各項問題。現在兩岸海空直航、大陸觀光客來臺、食品安全合作、金融合作、郵政合作、司法互助、農産品檢驗檢疫、漁船勞務合作、標準計量檢驗認證、ECFA、智慧財産權保護合作等協議,都已經相繼實施,兩岸已經邁向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大道。

  兩年多來的兩岸關係發展,使臺灣非常有機會達成馬英九所揭橥的“全球創新中心”、“亞太經貿樞紐”、“臺商營運總部”與“外商區域總部”願景,開創黃金十年,再造顛峰。

  希望臺灣內部能形成共識,共同推動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兩岸關係,提升兩岸中草藥的新藥研發、臨床試驗、品質把關的合作,同時強化兩岸“搭橋專案”、促進新興産業合作,讓兩岸産業能分工合作、優勢互補,共同進軍國際市場,為兩岸經貿往來奠定新的里程碑,為兩岸人民開創安居樂業的大環境。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