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首富出爐凸顯兩岸漸入知識經濟時代

時間:2011-03-18 09:57   來源:台灣網

  2011年3月福布斯世全球富豪最新排行榜出爐,宏達電董事長王雪紅以2040億(新台幣,下同)總資産擠下鴻海郭臺銘,成為臺灣首富;搜索引擎百度總裁李彥宏也超越娃哈哈集團宗慶後,成為大陸首富。臺灣《 旺報》今日刊載社評表示,兩岸首富一起換人,品牌皇后戰勝代工皇帝,科技工程戰勝內需龍頭,顯示經濟模式典範已經轉移,兩岸逐漸進入知識經濟時代。

  全文摘編如下:

  細看王雪紅的創業故事,應追溯當年臺灣首富王永慶,她既繼承了父親的創業基因和經營精神,又擁有自己的非凡處:勇於突破“舒適圈”,走出臺灣科技業的安全區並成功達陣。

  最早王雪紅創立“威盛”公司,由母親楊嬌貸款500萬元起家,經過10年的奮鬥,1997年,威盛曾以629元股價站上“股王”寶座,市值最高曾經超過1兆8千億元。威盛當年最負盛名之役,是以小蝦米挑戰晶片市場大鯨魚“英特爾”,雖然功敗垂成,但以小搏大的志氣,可以預見今日宏達電自創品牌之路。

  “宏達電”于1997年初創,也只是一家代工公司,為品牌商生産PDA和手機,公司獲利大增時,有別於他人的是,王雪紅看到的不是如何確保代工利潤,而是如何在智慧手機市場佔有一席之地。於是,2006年宏達電毅然決定退出代工市場並自創品牌。

  在虧損與普遍唱衰壓力下,王雪紅繼續投入資金,堅持到底,終於讓宏達電今年股價搶上千元大關,站穩股王寶座,市值超過8千億元,僅次於臺積電、鴻海、台塑化,名列臺灣上市公司市值第四大公司,更超越她父親王永慶創立的台塑、臺化與南亞。如今,HTC已晉陞可和IPHONE相提並論的世界級品牌,獲利規模和商業地位與代工時期不可同日而語。

  大陸新首富李彥宏背後是另一類創業典範。大陸資訊本科畢業的李彥宏,獲得美國紐約州立大學碩士學位後,于美國任職工程師,生活舒適無虞。但李彥宏和王雪紅一樣,不滿足於安全舒適的現狀。1999年底懷抱著網路界的“中國夢”,李彥宏毅然返回中國,創辦百度。

  “百度”在創業過程中,並非一帆風順,相反的,它誕生不久就遭遇網路泡沫破裂,在倒閉和被並購的風險中苦撐。歷經奮鬥,今日百度不但成為全球最大中文搜索引擎,同時也是全球最大的中文網站。

  2005年,百度正式在美國納斯達克股票交易市場掛牌上市,發行價27美元,一路狂飆,交易首日收盤,百度股價為122.54美元,市值達到39.58億美元,股價漲幅超過3倍,成為“中國概念股”奇跡。

  在兩岸首富的創業故事中,我們看到他們擁抱新經濟模式時,並非一路順利,但卻比一般人更堅持。同時,他們也創造出不同於舊時代的管理模式。

  注重品牌經營的王雪紅,管理訴求人性,講究柔性、授權。有別於強調威權管理的代工模式,王雪紅的管理看不到鐵血風格,卻有著柔軟。最有名的故事是,宏達電創辦初期,一直處於燒錢虧損的窘境,宏達電創辦人卓火土曾經拿房契給王雪紅,王雪紅沒有接受,反而持續金援,創造患難與共的共識。

  信仰虔誠的她,得知員工遇有困難時,總是幫忙禱告;遇見主管,常拍肩膀打招呼寒喧;不時邀請主管到家中餐敘,讓員工感到溫暖與受到重視。員工需要協助時,王雪紅總是隱身幕後提供堅實的後盾。

  李彥宏自謂他的經營理念非常簡單,只有12字:“認準了,就去做,不跟風、不動搖”。這12字也和他的核心成功理念息息相關。李強調的核心成功法則有三:第一,做自己喜歡的事;第二,做自己擅長的事;第三,專注到底。李彥宏自己,從上大學至今,20多年來只做同一樣事情——研發搜索引擎的技術,不管經濟景氣的變化,不斷追求自我突破,正是上述“堅持自我”經營理念的最好例子。

  我們恭喜經過辛苦奮鬥後終於成為首富的創業家,同時我們也樂見,當知識取代製造,柔性管理取代鐵血風格,加上不變的專注與堅持,兩岸的新經濟模式,已經開始。

瀏覽精彩評論 進入評論頻道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