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glish

加入RCEP是新南向政策成功關鍵

2017年01月18日 09:01:00來源:台灣網

  自去年520民進黨執政後,大力推動“新南向政策”,一方面加強與“東南亞國家聯盟”(ASEAN)(以下簡稱東盟)之間的經貿、文化、觀光旅遊等全方位的交流合作,另一方面則是希望改變臺商對外投資大多集中在中國大陸的現象,不要將雞蛋全都放在同一籃子裏。

  臺灣《中央日報》網路報18日發表評論指出,眾所皆知,推動“新南向政策”在經貿方面的最重要工作,就是降低臺灣與東盟之間的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並簽署投資保障協議,以增進兩地之間的貿易,並促進臺商在東盟的投資興業。因此,與東盟洽簽經濟合作協議是“新南向政策”成功的關鍵所在。

  多年前東盟就已發起成立“區域全面經濟夥伴協定”(Regional Comprehensive Economic Partnerships, RCEP),以中國大陸、日本、韓國、紐西蘭、澳洲、印度等六個貿易夥伴簽署的“自由貿易協定”(Free Trade Agreement, FTA)為基礎,進一步消除彼此之間的貿易障礙並促進投資活動,RCEP已于2012年底展開談判,目前已有積極進展。

  由於目前中國大陸正在進行經濟結調整,再加上土地、工資大漲、環保標準提升等因素,已經有部分大陸臺商往東盟遷移。而還在臺灣的企業,由於出口大陸的産品面臨高關稅與非關稅貿易障礙,也有部分企業遷移到東盟。所以,當前臺灣急需加入RCEP,以享有東盟與六個成員之間的貿易與投資的優惠待遇,推動“新南向政策”才能成功,也才能達成政策目標:加強與東盟的經貿關係,並切分散貿易與投資風險。

  然而,臺灣能否加入RCEP的關鍵在中國大陸的態度,中國大陸若有刻意阻止,臺灣是不可能加入RCEP。因此,期待兩岸關係儘速撥雲見日,回到和平穩定、繁榮發展的正道,也使兩岸能儘早協商參與區域經濟整合的議題,避免臺灣經濟被國際社會邊緣化。

  根據經濟學原理,或是從目前已簽署FTA運作的事實可知, 如果RCEP成立而臺灣不能加入,將會對臺灣産生“貿易移轉效果”與“投資移轉效果”,屆時臺灣廠商無法站在公平基礎上與各國廠商競爭,臺灣廠商只有出走,而臺灣經濟將面臨空洞化與邊緣化。

  首先,就“貿易移轉效果”而言,RCEP成員間彼此大幅降低關稅並排除非關稅貿易障礙,成員之間的貿易金額會大幅增加,相對而言,沒有加入的臺灣所生産的相同産品,要附加關稅,價格相對較高,競爭力絕對大幅下降。除此之外,臺灣出口到RCEP成員的産品要因應非關稅貿易障礙,如檢驗檢疫,産品很難進入RCEP成員境內,臺灣産品會被成員境內生産的産品所取代,此即“貿易移轉效果”。

  其次,就“投資移轉效果”而言, RCEP成立後,會擴大吸引外資到成員境內投資,以獲得區內相對廉價的生産資源、享有關稅優惠與通關便捷、以及爭奪區內擴大的消費市場,這不但會排擠臺灣的外資投入,更會吸引臺商赴RCEP成員投資,加速臺灣廠商外移,此即“投資移轉效果”。

  第三,就已簽署之FTA運作而言,中國大陸自從2010年1月1日東盟與簽署“全面經濟合作框架協議”全面實施以來,“貿易移轉效果”與“投資移轉效果”就已經産生。目前中國大陸與東盟成員間超過90%的進出口産品實施零關稅,整體而言,大陸對東盟平均關稅從目前的9.8%降到0.1 %;而東盟對中國大陸的平均關稅從目前的12.8%降到0.6%。這樣優惠的關稅稅率確實對臺商有致命的吸引力,臺灣可以由台塑到越南投資大煉鋼廠、以及許多臺商到越南設廠就可以知道。

  總而言之,民進黨推動“新南向政策”的成功關鍵在於加入RCEP,而臺灣是否能加入RCEP的關鍵在中國大陸的態度。誠摯建議民進黨當局,儘速解決兩岸僵局,並與中國大陸協商參與國際經濟社會的議題,這才是“新南向政策”成功的關鍵,也才是臺灣經濟發展的未來出路。

[責任編輯:李傑]

相關內容

京ICP備13026587號-3 京ICP證130248號 京公網安備110102003391 網路傳播視聽節目許可證0107219號

關於我們|本網動態|轉載申請|聯繫我們|版權聲明|法律顧問|違法和不良資訊舉報電話:86-10-53610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