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侵略歷史翻案 安倍走的是一條邪路

時間:2013-04-27 15:29   來源:廣州日報

  2012年,安倍晉三曾參拜過靖國神社。

  安倍內閣3名閣僚和近170名國會議員本月參拜了靖國神社。安倍23日在國會稱,“侵略”的定義“會因國與國關係中各國所處立場不同而不同”。

  24日,他再次在國會稱,參拜靖國神社“理所應當”,“閣僚不應屈服於任何威脅”。中國和韓國強烈反對和譴責參拜靖國神社並批評安倍的言論。

  黨建軍:安倍最近圍繞歷史問題發表了一些令人不安的言論,例如否認對朝鮮半島的侵略。在他看來,日本在二戰中的行為都不算侵略。實際上,他的整個思路是一致的,就是為以前的歷史翻案。安倍心裏很清楚,這會引起周邊國家的反感,肯定會出現一些外交上的問題。但是,他為什麼要這麼肆無忌憚呢?

  趙海建:日本政府近來不斷為歷史翻案的行為不僅表現在言論上,而且行動上也一直在挑戰周邊國家的底線。總體看來,安倍的意圖一如既往地明確,那就是否認日本侵略的歷史。一個明顯的表現就是,他一再對“村山談話”進行質疑。

  反思成為權宜之計

  黨建軍:首先我覺得,安倍説出的這番話絕對是他的心裏話。他自己也應該清楚,在外交關係已經陷入僵局的情況下,這番話肯定會觸怒韓國的。

  趙海建:安倍有一種“破罐子破摔”的感覺,反正也不是第一次了。

  黨建軍:“破罐子破摔”是一種説法,另外一種説法是,他認為這種外交後果是可以承受的。

  趙海建:但是,安倍此舉在國內得到的好處卻不少。在日本國內,安倍目前的支援率達到了70%以上,可以説是有恃無恐。

  李明波:對於中韓來説,手裏沒有更多牌可以打了,所以安倍變得肆無忌憚。實際上,安倍之前的幾任民主黨首相在歷史問題上還是比較溫和的。

  趙海建:對,日本前首相福田康夫24日就在韓國表示,需要正確看待歷史性事實。日本還是有一些人擔心安倍的舉動會給經濟等其他領域帶來影響。

  黨建軍:安倍去年上臺的時候就説過,他很後悔在第一個任期內沒有參拜靖國神社。在日本政壇,右翼化是一個主流傾向。他們對戰爭所謂反思,都只是一種權宜之計,並不是一種真正的反思。一旦利益需要,完全可以拋棄“村山談話”。

編輯:高斯斯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