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修憲“三步走”暗藏什麼玄機

時間:2013-04-22 13:18   來源:中國青年報

  日本首相安倍晉三15日接受《讀賣新聞》的專訪時,透露了修改憲法的“日程表”。他計劃將修憲分為三步走:在夏季舉行的參議院選舉中獲勝,為修改憲法確保三分之二以上的席位;著手推進易於得到廣泛支援的憲法第九十條的修改工作;在行使集體自衛權問題上改變憲法解釋。日本政府內部普遍認為這一設想“比較務實、合理”。今年秋季之後,修改憲法有可能上升為現實性的政治課題。

  安倍還給出了他執意修憲的理由,強調“憲法制定至今已過去了60多年,內容已不適合當今時代”。他指出,截至去年4月,美國已對憲法進行了6次修改,法國修改了27次,德國修改了58次;而日本卻將憲法作為“永不磨滅的大典”,實屬不正常。

  這一解釋聽起來似乎有理,但是為什麼在國際上和日本國內有那麼多的反對聲音,使得若干年來日本修憲之路一直無法走通?修憲內部暗藏什麼玄機?安倍一旦完成修憲,對日本國內和國際社會將會産生什麼影響?帶著這些問題,本報記者18日採訪了日本問題專家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日本研究所所長胡繼平。

  日本憲法中的第九條和第九十六條

  《日本國憲法》又被成為“和平憲法”,自1947年5月3日起實施。這套憲法是在二戰後盟軍佔領時期撰寫的,打算以自由民主的模式取代“大日本帝國”制度。這套憲法自採用以來,沒有什麼大改動。其中最著名的就是它的第九條。

  日本憲法第九條(放棄戰爭,戰爭力量及交戰權的否認)規定:一、 日本國民衷心謀求基於正義與秩序的國際和平,永遠放棄以國權發動的戰爭、武力威脅或武力行使作為解決國際爭端的手段。二、為達到前項目的,不保持陸海空軍及其他戰爭力量,不承認國家的交戰權。

  日本憲法第九十六條(修改憲法的程式,其公佈)規定:一、本憲法的修訂,必須經各議院全體議員三分之二以上的贊成,由國會提議,向國民提出,並得其承認。此種承認,必須在特別國民投票或國會規定的選舉時進行投票,必須獲得半數以上的贊成。二、憲法的修訂在經過前項承認後,天皇立即以國民的名義,作為本憲法的一個組成部分公佈之。

  修憲及分三步走的真正原因

  胡繼平介紹説,修改憲法是包括安倍在內的日本保守派政治家的夙願,是日本自民黨成立之時就提出的政策。這些年來,保守派政治家一直在推進修憲。2007年,安倍在其第一次任首相期間便推動通過了“國民投票法”,為修憲做好了法律和制度上的準備。日本憲法規定,由三分之二國會議員動議,半數國民同意才能夠進行修憲。但因安倍第一屆首相任期太短,沒有來得及修憲。這次著手修憲,是安倍任首相以後最重要的政治目標之一。

  關於為什麼分三步走,胡繼平説,因為修憲難度很大。首先要得到參議院、眾議院三分之二席位的國會議員同意才能提出動議。第二,首先把目標放在第九十六條。安倍修憲真正目的是修改包括第九條在內的關鍵部分。如果直接提出修改這些關鍵部分,會在日本國內引起廣泛的爭論,因此會耗費很長時間。所以安倍想先降低修憲門檻,第一次修憲只修改九十六條,成功後再修改其他的內容就比較容易了。

  關於修改集體自衛權問題,胡繼平説,因為修憲要經過很長時間,可以通過修改對憲法解釋權的辦法來取得突破。集體自衛權涉及今年修改防衛計劃大綱以及同美國修改防衛合作指針等一系列問題,時間緊迫,所以安倍想先通過修改集體自衛權憲法解釋的辦法,把集體自衛權的問題解決。

  修憲可以 關鍵看修在哪

  至於安倍提到別的國家可以修改憲法,而且修改了很多次,包括同樣作為二戰戰敗國的德國也已經多次修改憲法的説法。胡繼平説,這些理由沒有錯,但關鍵是要看日本修改憲法修在哪,目的是什麼?他説,日本憲法自啟用至今,時間已過了半個多世紀,國際形勢發生了變化,現實也發生了變化。比如説環境問題、氣候問題、日本國內問題等應該在憲法裏得到反映,但實際上這些並不是安倍等人要修改憲法的核心內容。他們要修改的核心內容是:包括第九條在內的,對日本在安全保障、外交方面的一些束縛,用安倍自己的話説就是擺脫戰後體制,他認為戰後體制對日本有很多束縛,讓日本不能成為一個正常國家。為了日本未來的發展,必須擺脫這個束縛。這是安倍修憲的核心目的,這些束縛裏最關鍵的還是憲法第九條。

  胡繼平認為,在安倍修憲問題上,其他亞洲國家,包括美國都在關注。不是説憲法不能修,關鍵是修憲往什麼方向走,大家都很關心。

  在日本國內,長期以來對於修憲都有各種爭論。聯合執政的公明黨是修憲慎重派,自民黨修改憲法需要做好公明黨的工作。雖然公明黨在眾參兩院的席位不是很多,但公明黨畢竟是執政黨,而且和自民黨的關係十分密切,執政聯盟不是説破裂就破裂的。包括在選舉方面,自民黨對公明黨的依賴還是比較大的。自民黨做公明黨的工作需要花時間,或者説在修憲的內容上要對公明黨做些妥協。公明黨一貫持比較溫和的立場,提倡和平主義,對日本保守化和將來捲入戰爭非常警惕,持謹慎立場。和平主義是公明黨奉行的一貫體制,而且公明黨現在又是執政黨之一,對阻止日本右傾化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據胡繼平分析,日本國內修憲的反對派包括共産黨、社民黨,贊成派包括“大阪維新會”和“大家的黨”在內的右翼政黨。而民主黨內成分複雜,左右派都有,贊成的要多一些。今夏參院選舉後,贊成修憲的國會議員總數達到三分之二是有可能的。

  日本修憲成功可能性很大

  據胡繼平介紹,近些年來,日本國內主張和贊成修憲的人比例的確在上升。但從另一方面來看,對修改內容的爭論更多一些。比如説在贊成修改憲法的人裏面並不是都贊成修改第九條。贊成修憲的人在增加,但具體內容大家爭論還是挺大的。

  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難度相對小一些,但其中也有一項爭論內容。原來規定修憲須有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動議,一半的民眾贊同。要修改的話肯定是要降低數量門檻,但降到哪免不了要經過一番討論。如果降得太低,也不是件好事。假如説三分之二的國會議員降到一半的話,那今後日本修憲會很頻繁的。

  如果在今夏參議院選舉中自民黨能夠獲勝,參議院國會議員贊成修憲者又比較多的話,成功修改憲法第九十六條的希望很大。但第九十六中規定的具體比例降到多少還是需要討論的。

  修憲對日本自身和周邊國家的影響

  集體自衛權是指在別的國家,包括日本的盟國受到攻擊時,日本有權和它們一起進行自衛。胡繼平説,日本憲法裏沒有詳細規定提到集體自衛權問題,只規定日本沒有用國權發動戰爭的權利。日本政府歷來的解釋是,按照聯合國憲章的規定,日本作為主權國家是有集體自衛權的,但是因為有第九條存在,使得日本不能行使集體自衛權,即有權不能用。因此,安倍政府要改變集體自衛權的憲法解釋。

  關於日本今後的走向問題,胡繼平分析説,第九條一旦被修改,日本就擺脫了束縛。日本是個軍事強國,集體自衛權的解釋一旦被突破,無論到哪打仗它就都能去了,發動戰爭、捲入戰爭的可能性就更大了,這是大家都不放心的。

  因為日本過去擁有不太好的歷史記錄,這些年來,日本對侵略戰爭的反醒不能讓亞洲國家放心,因此,所有修憲的動向都讓包括中國、韓國在內的周邊國家非常擔心。

  美國也關心日本修憲的問題。美國一方面希望日本在行使集體自衛權的問題上取得突破,多年前就表態希望日本在安全保障方面發揮更大的作用,幫美國更多的忙,特別是現在美國的綜合國力相對衰弱、財政方面也出現一定問題,因此,需要盟國承擔更多的責任和義務。美國希望日本擺脫束縛,但同時也對日本的右傾化、軍事安保方面的野心保持警惕。

  胡繼平説,我們現在可以做的,是要密切關注日本修憲的動向,對日本未來向哪個方向走保持警惕。因為修憲畢竟是他國內政,干涉不了,但是我們必須對日本的國家走向保持高度警惕。輿論媒體應多做分析報道,告訴老百姓,日本修憲究竟意味著什麼,有什麼樣的風險?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