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質疑東京審判 被批挑戰國際秩序火玩大了

時間:2013-03-15 15:01   來源:新京報

  日前,日本首相安倍晉三在國會眾議院上公開質疑二戰後遠東國際軍事法庭對日本戰犯審判的正當性,指責其“並非日本人自己做出、而是聯合國一方戰勝者們做出的斷罪行為”。

  二戰後日本雖然進行了民主改革,天皇從“神壇”走了下來,但由於冷戰和地緣政治等特殊原因,軍國主義思想並未從根本上得到肅清。一些政治家和教科書長期以來,或將二戰視作“成王敗寇”,認為日本只是“武運不濟”,或是對日本侵略給亞太各國造成的災難視若無睹,卻一味渲染廣島、長崎原子彈爆炸等災難,試圖將日本塑造成“二戰受害者”。特別是上世紀90年代以來,日本金融泡沫破裂,如今亞洲“頭雁”地位也已不保,更讓民間極右翼勢力聲勢大張。

  “正常國家論”、“建立國防軍”等極右翼主張,正是安倍內閣迎合國內右翼民粹,以期獲得鞏固支援率的做法。同樣是安倍,在上次組閣時卻能帶頭拒絕參拜靖國神社,多次重申“堅持1993年以來‘河野談話’原則”、“以首相身份致歉”,此次組閣前後卻屢屢發表“後悔上次組閣時未參拜靖國神社”等刺激性言論,這種選擇顯然帶有強烈民粹“零售政治”的功利性考量。

  然而直接質疑“東京審判”,等於挑戰二戰所形成的國際秩序,挑戰聯合國的基本原則,挑戰美國作為二戰最大勝利者的“規則制訂權”,這把火玩得未免太大了。

  就美國政府而言,雖然對日本的“正常國家化”常持寬容甚至鼓勵態度,但前提是日本滿足於做美國的“幫工”、“配角”,而絕不容忍其挑戰戰後秩序。近來在釣魚島爭端上,美國常常表現出偏袒日本的態度,但惟獨對日本不承認戰後條約合法性的論調或不置可否,或直接反駁,奧妙正在於此。

  就整個國際層面,認同聯合國憲章、反對軍國主義和法西斯罪責,是國際輿論的主流,日本一些政客昧于日本列島一時、一地之民粹,卻不惜冒犯國際輿論,恐怕是得不償失的。安倍言論一齣立即引起國際輿論的猛烈批評,即為明證。(陶短房)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