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要求中印航企提交碳排放數據

時間:2012-05-17 14:10   來源:人民網

  5月15日,歐盟委員會負責氣候事務的委員康妮赫澤高在布魯塞爾總部召開的會議上宣稱,目前出入歐盟境內、使用歐盟國家機場的8家中國航空公司和2家印度航空公司未能在3月底前向歐盟提交2011年航空碳排放數據。在今年6月中旬前,如果這10家中印航空公司仍拒不提交碳排放數據,歐盟將會對其採取懲罰性措施。

  赫澤高表示,所有歐盟國家航空公司和“幾乎所有”國際航空公司已經同意提交碳排放數據,“配合的比例相當高”。截至3月31日,歐盟已經收到來自歐洲和其他地區航空公司提交的1200份碳排放數據。對於飽受爭議的歐盟航空碳排放法案,赫澤高辯解稱,歐盟花費大量時間和精力,試圖通過國際民航組織尋求全球性的解決辦法。

  何謂航空碳排放法案?早在2008年11月19日,歐盟就通過法案,決定將抵、離歐盟成員國境內機場的所有航班,不論是否在此轉机,都納入歐盟碳排放交易體系,並於2012年1月1日開始正式實施。法案規定,歐盟對各國航空公司按一定標準給出碳排放的免費額度,航空公司的碳排放量如果超出免費額度就必須付費購買,如果額度用不完,亦可以出售。簡言之,即歐盟要單方面強徵航空碳稅。

  歐盟的這項“霸王條款”一齣臺,世界其他國家的所有航空公司便群起而攻之。特別是美國的多家航空公司還曾聯手將其告到歐洲法院,但最終敗訴。美國國務卿希拉裏克林頓去年曾致函歐盟官員,強烈要求其中止碳稅計劃,並威脅稱美國將採取報復行動。美國運輸部也“強烈反對”歐盟碳稅計劃,稱這是把歐盟的法律強加給其他國家。而國際民航運輸組織,中國、俄羅斯、印度和南非等眾多國家的航空公司也對歐盟強徵航空碳稅的單邊行動表示強烈反對,譴責其做法嚴重破壞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等國際法,違背了多邊主義原則。許多國家的航空業界代表今年曾兩度分別在新德里和莫斯科商討對策。

  事實上,歐洲各大航空公司也不贊成歐盟的單邊行動。空中客車公司曾經聯合英國航空公司、英國維珍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德國柏林航空公司、法國航空公司、西班牙伊比利亞航空公司、法國賽峰集團和德國MTU航空發動機公司致函英國、德國、法國、西班牙及歐盟主要領導人,呼籲歐盟採取切實措施,避免強徵航空碳稅帶來的損失。

  歐盟強徵航空碳稅,對中國航空業將有何影響?據中國航空運輸協會的資料顯示,中國在歐盟27個成員國中的12個國家擁有航權。一旦歐盟航空碳稅正式徵收,2012年中國民航業將至少為此支付約8億元人民幣,2020年將達到30億元人民幣,未來9年累計相關支出將超過176億元人民幣。中國民用航空局認為,歐盟單方面立法將進出歐盟國際航班的溫室氣體排放納入歐盟排放交易體系,違反了《聯合國氣候變化框架公約》和國際民航組織的相關原則和規定;違背了國際社會在氣候變化領域普遍遵循的“共同但有區別的責任”原則;違背了《芝加哥公約》對航空減排的基本立場;實施範圍超越了歐盟的管轄權,違反了國際法慣例,侵犯了國家主權。

  中方希望歐方從應對全球氣候變化、國際航空可持續發展和中歐關係大局出發,正視中方關切,本著務實和建設性態度,加強溝通和協調,找到雙方都能接受的妥善解決辦法。不久前,中國民用航空局還根據國務院授權,向各航空公司發出指令,未經政府有關部門批准,禁止中國境內各運輸航空公司參與歐盟排放交易體系,禁止各運輸航空公司以此為由提高運價或增加收費項目。

  歐盟迫不及待地開徵航空碳稅,名曰“環保”,實際上是要收“買路錢”。業內人士估計,這項稅收到2020年可以為歐盟帶來260億美元收入。然而,歐洲一些有識之士擔憂的是,這一單邊行動有可能引發雙邊貿易戰,到頭來歐盟將得不償失,損人也害己。

編輯:張潔

相關新聞

圖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