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國五條”最終效果如何,有許多質疑的聲音。但筆者認為,“國五條”是綿裏藏針、暗藏殺氣。之所以給人老生常談的感覺,主要是目前的房地産市場與過去相比較有了很大變化,最主要的變化是地區城市差異性很大。我們知道在北京等一線城市房價上漲的同時,一些三四線城市房價正在下跌,甚至個別地方房地産呈現崩盤跡象。“國五條”照顧到了這種差異性,給各地根據本地區情況制定相應調控細則預留了較大空間。
“國五條”最大的亮點是明確提出“擴大個人住房房産稅改革試點範圍。”此前,關於房産稅試點是否擴大範圍爭議很大,“國五條”使得這一政策有了一個清晰預期。那麼,房産稅試點範圍如何擴大呢?擴大到哪些城市?徵收對象如何確定?稅率多高?都需要進一步制定實施細則來明確。
筆者認為,房産稅擴大到哪個城市需要參考兩點:一是房價漲幅是否過快,投機投資性需求是否旺盛;二是徵收房産稅的條件是否具備?包括房産登記系統是否聯網、健全等。今年房産稅試點擴圍應該總結上海和重慶的試點經驗,採取“寬門檻、高稅率”的思路。從地區上來説,今年至少應該擴到北京、廣州和深圳一線城市。特別是北京,今年應堅決推出房産稅。明年再考慮向其他省會城市擴圍。從徵收對象上實行較為寬泛的原則,如果按照套數計算,應該從第三套以上住房開始徵收房産稅;如果按照每人平均居住面積計算,應該按照每人平均60平方米以上徵收房産稅。也就是説,房産稅徵收對象應該定位在大戶型、多套房和別墅類住房上,大多數普通百姓不能成為房産稅徵收的對象。然後,實行較高的房産稅稅率,比如:年稅率確定在5%以上。房産稅既要起到抑制房價、完善稅制的作用,更要避免誤傷普通百姓。